戚畹

qī wǎn [ qi wan]
注音 ㄑ一 ㄨㄢˇ

词语释义

犹戚里。

词语解释

  1. 犹戚里。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汉 之天下,弊於戚畹。”《宋史·李处耘传论》:“幸联戚畹之贵,秉旄继世。”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荣夸帝里,恩连戚畹,兄妹都承天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故 文忠 父子蒙被恩宠,视他戚畹尤挚且久也。”参见“ 戚里 ”。

引证解释

⒈ 犹戚里。参见“戚里”。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汉之天下,弊於戚畹。”
《宋史·李处耘传论》:“幸联戚畹之贵,秉旄继世。”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荣夸帝里,恩连戚畹,兄妹都承天眷。”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故文忠父子蒙被恩宠,视他戚畹尤挚且久也。”

戚畹的网络释义

戚畹

  • 戚畹,读音qī wǎn,汉语词语,犹戚里,借指外戚、亲戚邻里,或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12
    笔画: 11
    五笔: DHI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HYMF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2)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3) 又如:戚扬(斧钺)

    (4) 亲属,亲戚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5)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6) 姓

    形容词

    (1) 忧愁;悲伤。通“慽”、“慼”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4) 亲近,亲密

    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

    (5) 又如:戚疏(亲疏)

    (6) 愤怒 。如:戚醮(烦恼)

    (7) 假借为“促”( )。疾速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英文翻译

    relative; be related to;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陆丰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宝安腔] cit7 [梅县腔] cit7 [东莞腔] cit7 [海陆丰腔] cit7 [沙头角腔] c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chek/cektsʰiek
    wǎn [wan]
    部首: 521
    笔画: 13
    五笔: LPQB
    五行:
    仓颉: WJNU
    四角: 630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地积单位。说法不一,一说30亩为一畹,一说12亩为一畹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2) 泛指花圃或园地

    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晋· 左思《魏都赋》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阮元合上聲合口三等ʔĭwɐnqyanx/v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