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懿

qī yì [ qi yi]
注音 ㄑ一 一ˋ

词语释义

皇室宗亲。

词语解释

  1. 皇室宗亲。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乾嘉 距今纔百年,其时戚懿重臣,忠勇驍果如是,盖犹有开国遗风矣。”

引证解释

⒈ 皇室宗亲。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乾嘉距今纔百年,其时戚懿重臣,忠勇驍果如是,盖犹有开国遗风矣。”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12
笔画: 11
五笔: DHI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HYMF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2)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3) 又如:戚扬(斧钺)

(4) 亲属,亲戚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5)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6) 姓

形容词

(1) 忧愁;悲伤。通“慽”、“慼”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4) 亲近,亲密

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

(5) 又如:戚疏(亲疏)

(6) 愤怒 。如:戚醮(烦恼)

(7) 假借为“促”( )。疾速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英文翻译

relative; be related to;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陆丰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宝安腔] cit7 [梅县腔] cit7 [东莞腔] cit7 [海陆丰腔] cit7 [沙头角腔] c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chek/cektsʰiek
[yi]
部首: 440
笔画: 22
五笔: FP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TIOP
四角: 4713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壹,恣声。“壹”表示专一。本义:美好)

(2) 同本义

懿,美也。——《尔雅》

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懿范(美好的风范。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懿明(德高智明);懿士(有美德的人)

(4) 大 。如:懿度(大度);懿伟(伟大)

(5) 深 。如:懿筐(深筐)

英文翻译

virtuous, admirable, esteemed

方言集汇

◎ 粤语:j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5 [梅县腔] j5 [台湾四县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陆丰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乙兾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ʔiqiih/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