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童

chéng tóng [ cheng tong]
注音 ㄔㄥˊ ㄊㄨㄥˊ

词语释义

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

引申指神童。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羈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范宁 注:“成童,八岁以上。”《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 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 固 弟子 汝南 郭亮 ,年始成童,游学 洛阳 。” 李贤 注:“成童,年十五也。” 明 危素 《文献黄公神道碑》:“比成童,不妄出门,能备诵《书》《诗》。”

引证解释

⒈ 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

《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羈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
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
明危素《文献黄公神道碑》:“比成童,不妄出门,能备诵《书》《诗》。”

⒉ 引申指神童。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张博山﹞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

成童的国语词典

古人指年纪稍长的儿童:(1)​ 八岁以上的少年。《谷梁传.昭公十九年》晋.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2)​ 十五岁以上的青少年。《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汉.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成童的网络释义

成童

  • 成童,拼音chéng tóng,出自《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 汉字详情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
    tóng [tong]
    部首: 507
    笔画: 12
    五笔: UJ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TWG
    四角: 0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重省声。( qiān),罪。本义:男奴仆)

    (2) 同本义

    得童仆贞。——《易·旅》

    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

    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礼记·内则》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微伺其睡。

    将杀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

    (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8) 眼珠。通“瞳”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

    形容词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

    (2) 愚昧;浅陋。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红艳貌。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

    (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6) 山岭,田地无草木。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8) 头秃;没有头发。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英文翻译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陆丰腔] tung3 [宝安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ʰuŋd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