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大众。
《诗·大雅·緜》:“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毛 传:“戎,大;丑,众也。” 孔颖达 疏:“立此社者,为动大众,所以告之而行也。”一说指戎狄丑虏。见 于省吾 《泽螺居读<诗>札记》。
旧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汉 班固 《窦车骑北伐颂》:“行戎丑以礼教,炘鸿校而昭仁。”
武臣中的败类。
《明史·张士隆传》:“积戎丑於禁中,戏干戈於卧内。”
引证解释
⒈ 大众。一说指戎狄丑虏。见于省吾《泽螺居读<诗>札记》。
引《诗·大雅·緜》:“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毛传:“戎,大;丑,众也。”
孔颖达疏:“立此社者,为动大众,所以告之而行也。”
⒉ 旧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引汉班固《窦车骑北伐颂》:“行戎丑以礼教,炘鸿校而昭仁。”
⒊ 武臣中的败类。
引《明史·张士隆传》:“积戎丑於禁中,戏干戈於卧内。”
戎丑的网络释义
戎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2) 同本义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3)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4) 兵车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元戎(大战车);戎御(兵车的驾御者);戎轸(兵车);戎轩(兵车);戎路(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
(6) 军队
戎右少师。——《左传·桓公七年》。注;“军右也。”
以脩我戎。——《诗·大雅·常武》
(7) 又如:投笔从戎;戎士(将士;兵士);戎级(军职);戎帅(军队的统帅);戎重(军事重任);戎威(军威);戎柄(军权);戎门(军门);戎政(军政);戎戍(行伍,军队);戎略(军事谋略);戎寄(军事任务);戎兵(军服和兵器)
(8) 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
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
(9) 又如:戎舰(战船);戎烬(遭受战火的破坏);戎缮(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戎场(战场);戎戒(战备);戎捷(战利品)
(10) 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骑(戎族的军队);戎羯(戎和羯);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名族的蔑称)
(12) 兵士
必有女戎。——《国语·晋语》
(13) 又如:戎卫(禁卫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权);戎经(兵书);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书);戎号(武官品级);戎禁(禁卫)
(14) 敌寇
戎者,兵也。…引申之,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王国维《观堂集林》
(15) 古国名 。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
公会戎于 潜。——《春秋》
(16) 姓
动词
(1) 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礼记·檀弓》
(2) 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图);戎首(攻伐的谋主)
(3) 拔除
戎,拔也。——《方言》
(4) 假借为“从”。相助
形容词
(1) 假借为“崇”。大
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
(2) 又如:戎功(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众);戎疾(大害,大难)
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海陆丰腔] r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宝安腔] jung2
◎ 潮州话:rong5(jông) [揭阳、潮阳]riong5(jiô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戎 | 如融 | 日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njung/rung | nʑĭuŋ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3)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4) 污秽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5)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6) 众多
醜,众也。——《尔雅》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注:“众也。”
(7)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8) 形貌陋劣 。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耻 。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11) 类,相同
比物醜类。——《礼记·学记》
获匪其醜。——《易·离》
(12)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动词
(1) 厌恶;憎恶
醜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3) 侮辱;玷污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吕氏春秋》
(4) 愤怒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说林》
(5)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6) 惭愧
寡人醜乎。——《庄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名词
(1) 指坏人、恶人 。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荀子·宥坐》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5) 用以纪日
(6)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7) 十二生肖属牛 。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8) 戏剧中的脚色名 。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9)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u3 chiu3 [宝安腔] cu3 (ciu3) [客英字典] chiu3 [台湾四县腔] ci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hiu3 [陆丰腔] chiu3
◎ 潮州话:tiu2 ciu2 (thíu chhí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丑 | 敕久 | 徹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ţʰĭəu | thriux/thi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