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瞢声。本义:昏昧无知的样子) 同本义
此懵然者为之也。——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懵钝(愚鲁迟钝);懵憧(糊涂;迷糊);懵昧(愚昧。亦用为谦词);懵懵(糊里糊涂,模糊不清);懵头懵脑(迷迷糊糊)
动词
欺诈 。如:懵劲儿(蒙骗花样)
英文翻译
stupid, ignorant, dull
方言集汇
◎ 粤语:mung2 mung4 mung5
◎ 客家话:[梅县腔] mung2 mung5 [宝安腔] mung3 [客英字典] mung5 [东莞腔] mung3 [客语拼音字汇] mung3 [海陆丰腔] mung6 mung3 [台湾四县腔] mung5 mung3
◎ 潮州话:mong2(móng) [揭阳、潮阳]mou2(móu)
◎ 客家话:[梅县腔] mung2 mung5 [宝安腔] mung3 [客英字典] mung5 [东莞腔] mung3 [客语拼音字汇] mung3 [海陆丰腔] mung6 mung3 [台湾四县腔] mung5 mung3
◎ 潮州话:mong2(móng) [揭阳、潮阳]mou2(m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蠓 | 莫孔 | 明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muŋ | mungx/mu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4) 统率 。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5) 主持;主管 。如:董成(主持和谈)
(6) 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名词
(1) 今简称董事为董 。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2)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英文翻译
direct, supervi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3 [客英字典] dung3 [台湾四县腔] dung3 [陆丰腔] dung3 [东莞腔] dung3 [梅县腔] dung3 [宝安腔] dung3 [客语拼音字汇] dung3
◎ 潮州话:多安2 多翁2 ,dang2(táng) dong2(tóng) <姓>dang2(táng)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3 [客英字典] dung3 [台湾四县腔] dung3 [陆丰腔] dung3 [东莞腔] dung3 [梅县腔] dung3 [宝安腔] dung3 [客语拼音字汇] dung3
◎ 潮州话:多安2 多翁2 ,dang2(táng) dong2(tóng) <姓>dang2(t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董 | 多動 | 端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tuŋ | tungx/t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