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孟冬
(1) 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词语解释
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唐 元稹 《书异》诗:“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十月朔,孟冬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
引证解释
⒈ 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引《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唐元稹《书异》诗:“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十月朔,孟冬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
孟冬的国语词典
冬季第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孟冬的网络释义
孟冬 (农历十月)
孟冬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 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3)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4)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6) 假借为“猛”。威猛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en5 [宝安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4 [海陆丰腔] men6 [客英字典] men5 [东莞腔] mang3 [台湾四县腔] men5 [陆丰腔] men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孟 | 莫更 | 明 | 庚二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mɐŋ | mrangh/meanq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冬冬声 ——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东莞腔] dung1
◎ 潮州话:dang1 (t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冬 | 都宗 | 端 | 冬 | 平聲 | 冬 | 開口一等 | 冬 | 通 | tuung/tvng | tu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