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懊恼
(1) 烦恼
(2) 懊悔
词语解释
烦恼。
《百喻经·雇借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 唐 韩偓 《六言》之二:“惆悵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似这般大雪呵,街上黎民也懊恼。”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了。”
引证解释
⒈ 烦恼。
引《百喻经·雇借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
唐韩偓《六言》之二:“惆悵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似这般大雪呵,街上黎民也懊恼。”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了。”
懊恼的国语词典
心中郁恨、悔恨。
懊恼的网络释义
懊恼
懊恼的翻译
懊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世说新语·言语》
(2) 又如:懊叹(悔恨而叹息);懊憹(懊恼;烦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au3 [海陆丰腔] au5 [客英字典] au3 [东莞腔] au3 au5 [客语拼音字汇] au4 o4 [沙头角腔] au3 [台湾四县腔] au5 [宝安腔] au5
◎ 潮州话:欧3、窝3〈鼻化〉(奥),ao3 o3[潮阳]oⁿ3 (àu ò)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襖 | 烏晧 | 影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qaux/av | ʔɑ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惱(
)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2) 同本义
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唐· 卢仝《寄男抱孙》
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西游记》
(3) 又如:恼聒(烦恼,恼恨);恼懆(烦恼忧愁);恼燥,恼躁(烦恼不安);恼悔(悔恨);恼闷(懊恼烦闷);恼烦(烦恼);恼懊(懊恼)
(4) 懊恼;烦闷
将终,无曾痛恼,但西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陈书·姚察传》
(5) 又如:恼恨恨(恼恨貌。愤怒怨恨);恼害(犹恼恨);恼忿忿(气呼呼,气冲冲);恼巴巴(气恼,恼怒);恼犯(触犯;激怒);恼燥(恼火);恼骂(生气漫骂);恼激(激怒)
(6) 打扰
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西游记》
(7) 又如:恼聒(打扰);恼乱(打扰)
(8) 惹,撩拨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赠段七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