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侬曲

ào nóng qǔ [ ao nong qu]
繁体 懊儂曲
注音 ㄠˋ ㄋㄨㄥˊ ㄑㄨˇ

词语释义

1.亦作"懊侬曲"。亦作"懊恼曲"。 2.即《懊憹歌》。

词语解释

  1. 见“ 懊憹曲 ”。

引证解释

⒈ 见“懊憹曲”。

懊侬曲的网络释义

懊侬曲

  • 【引证解释】见“ 懊憹曲 ”。亦作“ 懊恼曲 ”。 即《懊憹歌》。《南齐书·王敬则传》:“ 仲雄 於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唐 温庭筠 作有《懊恼曲》一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女曰:‘《懊憹》之曲,《子夜》之声,但堪罗嗊於一时,讵足喤聒於大雅?’”
  • 汉字详情

    ào [ao]
    部首: 339
    笔画: 15
    五笔: NTMD
    五行:
    仓颉: PHBK
    四角: 970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世说新语·言语》

    (2) 又如:懊叹(悔恨而叹息);懊憹(懊恼;烦闷)

    英文翻译

    vexed, worried, nervous; regret

    方言集汇

    ◎ 粤语:ou3
    ◎ 客家话:[梅县腔] au3 [海陆丰腔] au5 [客英字典] au3 [东莞腔] au3 au5 [客语拼音字汇] au4 o4 [沙头角腔] au3 [台湾四县腔] au5 [宝安腔] au5
    ◎ 潮州话:欧3、窝3〈鼻化〉(奥),ao3 o3[潮阳]oⁿ3 (àu ò)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晧上聲開口一等qaux/avʔɑu
    nóng [no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PE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HBV
    四角: 24232

    详细解释

    代词

    (1) (形声。从人,农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人道横江好,侬道 横江恶。—— 唐· 李白《横江词》

    (3) 又如:侬阿(我);侬家(我);侬辈(我等)

    (4) 〈方〉∶你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 北高峰。—— 杨维桢《西湖竹枝集》

    (5) 古时吴越一带称他人为“侬”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乐府诗集》

    (6) 人。泛指一般人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寻阳乐》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乐府诗集》

    名词

    侬人,在广西云南交界地区居住的壮族

    英文翻译

    I; you; family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ung4

    宋本广韵

    qū,qǔ [qu]
    部首: 101
    笔画: 6
    五笔: MA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W
    四角: 55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弯曲,不直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2)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3) 迂曲;婉转 。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4) 周遍;多方面;详尽 。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5) 表敬之词 。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6) 邪僻,不正派 。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7) 细,细小 。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8)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名词

    (1) 理屈;理亏

    其言曲而中。——《易·系辞下》

    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曲在秦。

    以负秦曲。

    (2)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3)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在汾一曲。——《诗·魏风·汾沮洳》

    汾之一曲。—— 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5) 偏僻的处所;乡里 。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6) 小巷 。如:曲头(巷头;街头)

    (7)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8)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动词

    (1) 使弯曲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弘曲躬而自卑。——《后汉书·郑弘传》

    (2)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名词

    (1) 酒母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2) 泛指酒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3) 另见

    名词

    (1) 乐曲,歌曲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曲终收拨。

    五更转曲。——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3)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不复能终曲。——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4)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量词

    (1) 用于歌曲、乐曲。如:一曲清歌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k7 [沙头角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东莞腔] kiuk7 [宝安腔] kiuk7 [海陆丰腔] kiuk7 [陆丰腔] kiuk7
    ◎ 潮州话:kêk4 kak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玉入聲開口三等khyuk/qivkkʰ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