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弘传的佛法。佛教以智慧为法身的寿命,智慧夭,则法身亡,故云慧命。
宋 张商英 《护法论》:“如斯人也,使之侍君,则佞其君,絶佛种性,断佛慧命。”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吾友 萧伯玉 、 范质公 议藏《大藏》方册, 子晋 誓愿荷担,续佛慧命。皮纸骨笔,不遑恤也。”
引申指人的智慧所注。
清 周亮工 《书陈石门再游燕台诗后》:“过数日又復袖去,盖恐僕患难中匆匆遗失,断人慧命, 石门 之意何深歟!”
僧人的尊称。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尊下座为慧命。”
引证解释
⒈ 指弘传的佛法。佛教以智慧为法身的寿命,智慧夭,则法身亡,故云慧命。
引宋张商英《护法论》:“如斯人也,使之侍君,则佞其君,絶佛种性,断佛慧命。”
清钱谦益《毛子晋六十寿序》:“吾友萧伯玉、范质公议藏《大藏》方册, 子晋誓愿荷担,续佛慧命。皮纸骨笔,不遑恤也。”
⒉ 引申指人的智慧所注。
引清周亮工《书陈石门再游燕台诗后》:“过数日又復袖去,盖恐僕患难中匆匆遗失,断人慧命, 石门之意何深歟!”
⒊ 僧人的尊称。
引唐道宣《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尊下座为慧命。”
慧命的网络释义
慧命
慧命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彗声。本义:聪明,有才智)
(2) 同本义
慧,儇也。——《说文》
知或谓之慧。——《方言》三
(3) 注:“慧,儇,皆意精明。”
亟见窕察谓之慧。——《贾子道术》
柔质受谏曰慧。——《周书·谥法》
周子有兄而无慧。——《左传·成公十八年》
而慧者不以藏书箧。——《韩非子·喻老》
(4) 又如:慧侠(有才华,有胆略);慧给(聪敏而有口才);慧种(优良的天赋秉性);慧黠(聪敏机智);慧美(聪明美丽)
(5) 狡黠 。如:慧齿(灵巧的口齿)
(6) ∶眼睛清明
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伤寒论》
名词
佛教名词 。意译为慧,智慧。如:慧目(指智慧的眼目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现象);慧光(智慧的光,能了彻一切);慧寂(佛教谓智慧和禅定);慧业(指智慧的业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i4 fui4 [东莞腔] fui5 [客英字典] fui5 [海陆丰腔] fui6 [梅县腔] fi5 [宝安腔] fui5 [沙头角腔] fui5 [陆丰腔] fui6 [台湾四县腔] f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慧 | 胡桂 | 匣 | 齊合 | 去聲 | 霽 | 合口四等 | 蟹 | 齊 | ɣiwei | ghueh/hue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命 | 眉病 | 明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mĭɐŋ | miengh/my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