愠恚
繁体
慍恚
注音
ㄩㄣˋ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怨恨恼怒。
词语解释
怨恨恼怒。
汉 王充 《论衡·寒温》:“怒者愠恚,愠恚诛杀,阴道肃杀,阴气寒,故寒气应之。”
引证解释
⒈ 怨恨恼怒。
引汉王充《论衡·寒温》:“怒者愠恚,愠恚诛杀,阴道肃杀,阴气寒,故寒气应之。”
愠恚的国语词典
恨怒。
愠恚的网络释义
愠恚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昷(
)声。本义:含怒,生气)(2) 同本义
愠,怒也。——《说文》
愠,恨。——《苍颉篇》
舞斯愠。——《礼记·檀弓》。注;“犹怒也。”
愠而不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 又如:愠怍(愠怒);愠恚(怨恨恼怒)
(4) 羞,害羞
引得些鸳鸯儿交颈和鸣,忽的见了,愠的面赤,兜的心疼。——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angry
方言集汇
◎ 粤语:wan3
◎ 客家话:[梅县腔] wun3 [台湾四县腔] wun3 [客英字典] vun3 [海陆丰腔] wun3
◎ 潮州话:温6 ,ung6
◎ 客家话:[梅县腔] wun3 [台湾四县腔] wun3 [客英字典] vun3 [海陆丰腔] wun3
◎ 潮州话:温6 ,u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三問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醖 | 於問 | 影 | 文 | 去聲 | 問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qyonh/iunn | ʔĭuə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圭声。本义:怨恨,愤怒) 同本义
恚,恨也。——《说文》
恚,怒也。——《广雅·释诂二》
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战国策·齐策三》
恚目。——《管子·地员》
恚而语女曰。——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懋卿恚甚。——《明史》
承畴大恚。——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恚碍(愤怒抵触);恚忌(愤怒嫉忌);恚忿(愤怒);恚责(愤怒斥责)
副词
愤怒地,生气地;发怒地
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汉书》
英文翻译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5 [海陆丰腔] fui6 [梅县腔] fi5 fui5 [宝安腔] fui5 [客语拼音字汇] fi4 fui4 [陆丰腔] fui6 [台湾四县腔] f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5 [海陆丰腔] fui6 [梅县腔] fi5 fui5 [宝安腔] fui5 [客语拼音字汇] fi4 fui4 [陆丰腔] fui6 [台湾四县腔] f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恚 | 於避 | 影 | 支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qjyeh/veh | ʔĭw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