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爽

yú shuǎng [yu shuang]

词语释义

形容词,指人处于愉快和爽朗的状态。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WGJ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OMN
四角: 9802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和悦,快乐) 同本义

愉,乐也。——《说文》

愉,喜也;说也。——《广雅》

他人是愉。——《诗·唐风·山有枢》

其进之也,敬之愉。——《礼记·祭义》

愉愉如也。——《论语》

心愉于内。——《史记·司马相如传》

桀之治天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庄子》

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吕氏春秋》

(2) 又如:愉怡(快乐和悦);愉心(愉悦心情);愉目(悦目);愉色(和悦的神色)

英文翻译

pleasant, delightful; pl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6
◎ 客家话:[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海陆丰腔] ri2 [客语拼音字汇] yi4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3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ĭujyo/ju
shuǎng [shuang]
部首: 308
笔画: 11
五笔: DQQ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KKK
四角: 408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表示明亮(从于省吾说)。本义:明亮;亮)

(2) 同本义

爽,明也。——《说文》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爽邦由哲。——《书·大诰》

二惠竞爽犹可。——《左传·昭公三年》

风泽清旷,气爽节和。——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3) 又如:神清目爽;爽旦(黎明,清晨);爽别(清亮);爽拔(清朗秀技);爽明(黎明);爽曙(明晓);爽豁(清楚而明显)

(4) 畅快;舒适

老太太心里不大爽。——《红楼梦》

(5) 又如:爽怿(舒畅愉快);爽利(痛快;干脆;利落);身体不爽;爽然(开朗舒畅的样子);爽节(天高气爽的气节)

(6) 明白;明智

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左传·昭公元年》

(7) 又如:爽明(明白);爽练(明达);爽慧(明慧);爽异(聪颖特出);爽悟(聪颖;明达)

(8) 开朗;豪爽

温豪爽有风慨。——《晋书·桓温传》

(9) 又如:爽伉(豪爽刚直);爽荡(大方;气派);爽恺(高亢利落;不拖泥带水);爽侠(有豪侠气概);爽慨(爽直慷慨);爽恺(豪爽而随和);爽俊(豪爽秀俊)

(10) 开阔;宽阔

沃野爽且平。——晋· 陆机《齐讴行》

(11) 又如:爽闿(高大宽敞);爽耸(形容地势高而开阔)

动词

(1) 差错,失误

女也不爽。——《诗·卫风·氓》

言爽,日反其信。——《国语·周语》

伦理无爽。——《文心雕龙·论说》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爽忒(差失);爽缪(谬误);爽行(过失的行为);爽法(违背礼法);爽言(违背诺言)

(3) 丧失;失去

昔昭王娶于 房,曰 房后,实有爽德。——《国语·周语》

郭汲还州,尚不欺于童子, 文侯校猎,宁爽约于虞人。—— 唐· 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

(4) 又如:爽越(丧失);爽误(失误);爽实(失实);爽德(失德);爽信(失信;不守信用);爽期(失约;违背约定的时间)

(5) 伤败;败坏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

(6) 又如:爽口(伤败胃口);爽伤(败坏,病伤)

(7) 使清爽 。如:爽味(清爽的味道);爽心(使心情清爽畅快);爽神(使心神爽快)

英文翻译

happy, cheerful; refreshing

方言集汇

◎ 粤语:song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ong3 [东莞腔] song3 [陆丰腔] song1 [梅县腔] song3 [海陆丰腔] song3 [宝安腔] song3 [台湾四县腔] song3 [客语拼音字汇] song3 [客英字典] song3
◎ 潮州话:suang2 s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