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出愈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越来越奇异。
元 麻革 《游龙山记》:“从此归路……重谿峻岭,愈出愈奇,抵暮乃得平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撰之 道:‘这件事做成,真愈出愈奇了,小弟在家顒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引证解释
⒈ 越来越奇异。
引元麻革《游龙山记》:“从此归路……重谿峻岭,愈出愈奇,抵暮乃得平地。”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撰之道:‘这件事做成,真愈出愈奇了,小弟在家顒望。’”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愈出愈奇的国语词典
形容事物屡见更新,愈出新奇。
如:「这魔术招式愈出愈奇,真是精采。」
愈出愈奇的网络释义
愈出愈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病好了。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瘉”、“癒”) 同本义
瘉,病瘳也。——《说文》
幸上病瘉。——《汉书·卢绾传》
至日中间差瘉。——《汉书·李寻传》
周王病瘉。——《战国策·周策》
武益愈。——《汉书·李广苏建传》
因天气和暖,黛玉之疾渐愈。——《红楼梦》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愈合(伤口长好)
动词
胜过
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清· 顾炎武《与潘次耕札》
副词
(1) 更加;越发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雪愈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入之愈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我愈觉得这些孩子可爱了;家乡离我愈近了;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3) 连用,与“越…越…”义同 。如:风愈刮愈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愈残酷,人民的反抗就愈强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5 [东莞腔] ji3 [客英字典] ji5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 [沙头角腔] ji5 [海陆丰腔] ri3 ri5 [台湾四县腔] ji3 j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庾 | 以主 | 以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x/juu | jĭ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出 | 尺類 | 昌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chjyih/tcvih | tɕʰw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病好了。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瘉”、“癒”) 同本义
瘉,病瘳也。——《说文》
幸上病瘉。——《汉书·卢绾传》
至日中间差瘉。——《汉书·李寻传》
周王病瘉。——《战国策·周策》
武益愈。——《汉书·李广苏建传》
因天气和暖,黛玉之疾渐愈。——《红楼梦》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愈合(伤口长好)
动词
胜过
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清· 顾炎武《与潘次耕札》
副词
(1) 更加;越发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雪愈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入之愈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我愈觉得这些孩子可爱了;家乡离我愈近了;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3) 连用,与“越…越…”义同 。如:风愈刮愈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愈残酷,人民的反抗就愈强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5 [东莞腔] ji3 [客英字典] ji5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 [沙头角腔] ji5 [海陆丰腔] ri3 ri5 [台湾四县腔] ji3 j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庾 | 以主 | 以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x/juu | jĭu |
详细解释
jī
形容词
(1) (字源见奇(
)。本义:奇特,奇异)(2) 单数,偶之对
奇,一曰不耦。——《说文》
阳数奇。——《白虎通·嫁娶》
一算为奇。——《仪礼·乡射礼》
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山海经·海外西经》
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3) 又如:奇日(奇数之日。即单日);奇左(仅有左臂);奇肱(仅有一臂。又指古代神话中的国名);奇偏(偏于一方面,片面)
(4) 非法的 。如:奇车(不合制度的车);奇请它比(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请示或比附他例判案)
(5) 不顺当的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维《老将行》
(6) 又如:奇人(坎坷不遇之人);数奇(命运不好);奇薄(数奇命薄。命运不好);奇蹇(命运不好)
(7) ∶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 。如:奇方
名词
(1) 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时有奇羡。——《史记·货殖列传》。索隐:“余衍也。”
操其奇赢。——《汉书·食货志》。注:“谓有余财。”
旁入奇利。——《管子·禁藏》。注:“余也。”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奇得(多余的利益);奇羡(商贾买卖的赢利);奇零(不满整数的数目);奇赢(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
(3) 姓
(4) 另见
qí
形容词
(1) (会意。从大,从可,可亦声。本义:奇异,怪异)
(2) 同本义
奇,异也。——《说文》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国君不乘奇车。——《礼记·曲礼》
奇生怪。——《国语·晋语》
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荀子·非相》。注:“奇伟誇大也。”
余幼好此奇服兮。——《楚辞·屈原·涉江》
有奇字素无备者。——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奇已。——清· 周容《芋老人传》
奇花初胎。——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奇挺(奇异挺拔;奇异超群);奇怀(奇异的想法);奇缘(奇特的缘分);奇古(奇特古朴);奇辟(奇特异常);奇节(奇特的节操);奇险(奇特险怪)
(4) 珍奇;稀奇
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传》
(5) 又如:奇稀(奇希。希奇);奇货(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奇珍(奇异珍贵之物);奇花异卉(稀奇少见的花草)
(6) 出人意外,诡变莫测
以奇用兵。——《老子》。注:“诈也。”
(7) 又如:奇咳(奇祕);奇正(兵法术语。设计邀截袭击为奇,对阵交锋为正);奇病(奇怪的病)
(8) 新奇 。如:奇靡(新奇华丽);奇纵(新奇豪放);奇律(新奇的乐律)
(9) 非凡;佳;妙 。如:奇优(出类拔萃的优伶);奇度(非凡的气度);奇相(非凡的相貌);奇笔(奇妙的书法);奇方(奇妙的丹方)
副词
极端,极其,非常,异常 。如:奇大;价钱奇贵;奇效的药水
动词
(1) 引起惊讶;感到惊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2) 又如:不足为奇;奇诧(惊奇,诧异);奇骇(非常惊异;奇特惊人)
名词
(1) 泛指一切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如:奇门(一种迷信术数。认为可依此推算预测人的吉凶祸福)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宝安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羈 | 居宜 | 見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B | gʰĭe | kie/k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