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惨淡貌。
明 汤三江 《山坡羊·秋日闻季连江以都谏参西江政因寄之》曲:“急煎煎书传驛传,喜孜孜职专方面,愁黯黯一路寒云,料匆匆不日重相见。”
忧愁沮丧。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四折:“风霎霎一天哀怨,云匝匝满腹熬煎,愁黯黯啼痕如霰,昏惨惨尘埃满面。”
引证解释
⒈ 惨淡貌。
引明汤三江《山坡羊·秋日闻季连江以都谏参西江政因寄之》曲:“急煎煎书传驛传,喜孜孜职专方面,愁黯黯一路寒云,料匆匆不日重相见。”
⒉ 忧愁沮丧。
引明朱有燉《香囊怨》第四折:“风霎霎一天哀怨,云匝匝满腹熬煎,愁黯黯啼痕如霰,昏惨惨尘埃满面。”
愁黯黯的网络释义
愁黯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2) 同本义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愁海(比喻愁深)
(4) 使受苦
伤形费神,愁力劳意。——《墨子》
(5) 怨尤;怨恨 。如:愁恨(忧怨)
形容词
(1) 凄惨,惨淡 。如:愁红(憔悴的残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
(2) 悲哀;哀伤 。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郁郁(忧伤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eu2 [海陆丰腔] seu2 [客英字典] seu2 cau2 [陆丰腔] seu3 [梅县腔] seu2 [宝安腔] siu2 [台湾四县腔] seu2 [沙头角腔] sieu2 [东莞腔] se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愁 | 士尤 | 崇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dʒʰĭəu | zriu/dro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音声。本义:深黑色)
(2) 同本义
黯,深黑色也。——《说文》
黯,黑也。——《广雅》
黯然而黑。——《史记·孔子世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黯然(黑暗的样子)。泛指黑色
(4) 昏暗,暗淡无光
使史黯往观焉。——《淮南子·主术》
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鲁迅《药》
(5) 又如:黯淡(昏暗不光明的样子)
(6) 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江文通集》
(7) 又如:黯然欲绝(形容极其伤感的情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陆丰腔] am5 [梅县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黑,音声。本义:深黑色) (2) 同本义 黯,深黑色也。——《说文》 黯,黑也。——《广雅》 黯然而黑。——《史记·孔子世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黯然(黑暗的样子)。泛指黑色 (4) 昏暗,暗淡无光 使史黯往观焉。——《淮南子·主术》 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鲁迅《药》 (5) 又如:黯淡(昏暗不光明的样子) (6) 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江文通集》 (7) 又如:黯然欲绝(形容极其伤感的情状) 英文翻译dark, black; sullen, dreary
方言集汇◎ 粤语: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陆丰腔] am5 [梅县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六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