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黛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愁眉。
唐 吴融 《玉女庙》诗:“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前蜀 韦庄 《荷叶杯》词:“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宋 李石 《渔家傲·赠鼎湖宦伎》词:“瘦玉倚香愁黛翠,劝人须要人先醉。”
引证解释
⒈ 犹愁眉。
引唐吴融《玉女庙》诗:“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前蜀韦庄《荷叶杯》词:“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宋李石《渔家傲·赠鼎湖宦伎》词:“瘦玉倚香愁黛翠,劝人须要人先醉。”
愁黛的网络释义
愁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2) 同本义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愁海(比喻愁深)
(4) 使受苦
伤形费神,愁力劳意。——《墨子》
(5) 怨尤;怨恨 。如:愁恨(忧怨)
形容词
(1) 凄惨,惨淡 。如:愁红(憔悴的残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
(2) 悲哀;哀伤 。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郁郁(忧伤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eu2 [海陆丰腔] seu2 [客英字典] seu2 cau2 [陆丰腔] seu3 [梅县腔] seu2 [宝安腔] siu2 [台湾四县腔] seu2 [沙头角腔] sieu2 [东莞腔] se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愁 | 士尤 | 崇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dʒʰĭəu | zriu/dr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代声。本义: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 同本义
黱,画眉也。从黑,朕声。——《说文》。锴本作画眉墨。字亦作黛。
染青石谓之点黛。——《通俗文》
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释名》
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红楼梦》
(3) 又如:黛岑(青黑如黛的山峰);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
(4) 女子眉毛的代称 。如:黛眉(眉毛);黛笔(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5) 美女 。如:黛娥(比喻美女);黛绿年华(比喻女子的青春时代)
形容词
(1) 青黑色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2) 又如:黛烟(青黑色的烟);黛青(青黑如眉黛);黛色(青黑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梅县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宝安腔] toi3
◎ 潮州话:d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代 | 徒耐 | 定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dʰɒi | daih/d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