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楚

chóu chǔ [ chou chu]
注音 ㄔㄡˊ ㄔㄨˇ

词语释义

忧愁痛苦。

词语解释

  1. 忧愁痛苦。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他愁楚地说:‘原来我们盘算这粮站是临时的,打 榆林 是十来八天的事。’”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这个女人有什么愁楚心事啊?”

引证解释

⒈ 忧愁痛苦。

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他愁楚地说:‘原来我们盘算这粮站是临时的,打榆林是十来八天的事。’”
康濯《我的两家房东》:“这个女人有什么愁楚心事啊?”

愁楚的网络释义

愁楚

  • 愁楚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hóu chǔ,解释为忧愁痛苦。
  • 愁楚造句

    人们为神秘神圣的婚姻终日忙忙碌碌,很多人水深火热,忙家务、忙孩子、吵架、压力,或欢欣或期待或愁楚或愤怒或迷失。
    她是一个私人,很少分享她的个人愁楚。
    常常一坐就到大半夜,为一个程序的成功而喜悦,也为破解一个代码而愁楚,常常忘了吃饭。
    愁楚牙齿缺失人群喜迎佳音,种植专家全力护航修复。
    大家在河里玩耍了半个多小时后,已经把刚才的失落与愁楚流淌在河里了。
    而庆亲王奕劻在画像中紧锁眉头,双眼微红,晚清纷乱的局势似乎涌动在庆亲王愁楚的面容中。
    时人的愁楚声音终于刺穿了上帝的耳朵,呼吁祂下来做评断!
    轮回愁楚,幽冥难醉,独步无归路。
    只见她满脸惶恐和愁楚,目光迷茫而急切,那神情比流泪更让人心痛。
    失眠愁楚是面对,木知木觉是面对。
    一位老人面对大盘揪着自己的白发,而身旁的小孙子埋头玩耍,不明白大人的愁楚。
    了南马村,我们看到几乎每一棵桑葚树上都结着肥硕的果实,而村民们也正在忙着采摘,而此时此刻他们却没有丰收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没有销路的愁楚。
    让心底无休的痴狂随着气息缓缓舒淡,闭上眼睛关上那道通往嚣尘陌世的大门,不要追着时间疲命的奔跑,看到夕阳西下愁楚难安。
    曹建煜见此情景,心中满是愁楚。
    人们常说“文体不分家”,“文体恋”自然有不少默契幸福的桥段,但也有分道扬镳甚至分家的愁楚。
    遗像前,林希翎的三妹抿紧嘴角愁楚不己。

    汉字详情

    chóu [chou]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TONU
    五行:
    吉凶:
    仓颉: HFP
    四角: 29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2) 同本义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愁海(比喻愁深)

    (4) 使受苦

    伤形费神,愁力劳意。——《墨子》

    (5) 怨尤;怨恨 。如:愁恨(忧怨)

    形容词

    (1) 凄惨,惨淡 。如:愁红(憔悴的残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

    (2) 悲哀;哀伤 。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郁郁(忧伤的样子)

    英文翻译

    anxiety; to worry about, be anx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eu2 [海陆丰腔] seu2 [客英字典] seu2 cau2 [陆丰腔] seu3 [梅县腔] seu2 [宝安腔] siu2 [台湾四县腔] seu2 [沙头角腔] sieu2 [东莞腔] s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士尤平聲開口三等dʒʰĭəuzriu/drou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S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NYO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林,疋( 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4) 周朝时国名

    (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8) 姓

    形容词

    (1) 酸辛痛苦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齐整;清晰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5) 鲜艳,华丽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动词

    (1) 拷打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英文翻译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3 co3 [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u3 co3 [梅县腔] ze3 co3 chui3 [陆丰腔] cih3 [东莞腔] co3 [宝安腔] co3 [客语拼音字汇] co3 cu3 [沙头角腔] co3
    ◎ 潮州话: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創舉上聲開口三等chriox/chvvʧʰ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