惸嫠
注音
ㄑㄩㄥˊ ㄌ一ˊ
词语释义
无兄弟与无丈夫的人。亦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词语解释
无兄弟与无丈夫的人。亦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唐 岑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诗:“百堵创里閭,千家恤惸嫠。”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万家呼父母,百里抚惸嫠。” 元 虞集 《朱秀之杞菊轩》诗:“萧条山石间,谁復见惸嫠。”
引证解释
⒈ 无兄弟与无丈夫的人。亦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引唐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诗:“百堵创里閭,千家恤惸嫠。”
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万家呼父母,百里抚惸嫠。”
元虞集《朱秀之杞菊轩》诗:“萧条山石间,谁復见惸嫠。”
惸嫠的国语词典
孤苦的寡妇。
惸嫠的网络释义
惸嫠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troubled, worried, distressed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梅县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梅县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 潮州话:kuang5(khuâng) [揭阳、潮阳]kuêng5(khu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瓊 | 渠營 | 羣 | 清合 | 平聲 | 庚 | 合口三等 | 清 | 梗 | gjyeng/gveng | gʰĭwɛ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寡妇(上古时期,寡可指寡妇和寡夫,而嫠只指寡妇)
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兮嫠妇。——苏轼《赤壁赋》
(2) 又如:嫠人(寡妇);嫠家(寡妇自称);嫠妇(寡妇);嫠节(寡妇的名节);嫠独(寡妇和鳏夫);嫠忧(喻忧国);嫠辍纬(忧国心切)
英文翻译
a widow
方言集汇
◎ 粤语:l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2 [梅县腔] li2 [台湾四县腔] li2 [客语拼音字汇] li2 [客英字典] li2
◎ 潮州话:l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2 [梅县腔] li2 [台湾四县腔] li2 [客语拼音字汇] li2 [客英字典] li2
◎ 潮州话:l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釐 | 里之 | 來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li/lio | l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