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怠

duò dài [ duo dai]
注音 ㄉㄨㄛˋ ㄉㄞˋ

词语释义

懒惰懈怠。

词语解释

  1. 懒惰懈怠。

    《汉书·成帝纪》:“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一:“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五:“这种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没有一人没有一天能浪费物品或偷闲惰怠的。”参见“ 惰性 ”。

引证解释

⒈ 懒惰懈怠。参见“惰性”。

《汉书·成帝纪》:“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
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瞿秋白《赤都心史》五:“这种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没有一人没有一天能浪费物品或偷闲惰怠的。”

惰怠的网络释义

惰怠

  • 惰怠,读音duò dài,汉语词语,指懒惰懈怠。出自《汉书·成帝纪》:“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
  • 惰怠造句

    雾霾天应急不力暴露治污惰怠。
    很多项目前期工作已经都做得差不多了,在关键点就要突破之时,客户的内部产生消极惰怠情绪,导致工作无法继续。
    我温柔地吻着她的嘴唇,轻轻地在她耳傍低声细语,直到她半昏晕地困倦惰怠。
    在高速“发展”的路上累死都是光荣的,因为你是死于“奋斗”,而不是死于惰怠。
    所以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惰怠,都是机制退化的表现。
    今又甲午,从山沟到海岛,从边防到海防,从蓝天到大地,戍边官兵自觉对照战斗力标准“翻箱倒柜”找问题,刀口直逼精神惰怠、和平积习。
    然而到他惰怠的父亲一辈,家道早已中衰,而飘零的世家子弟的恶习,在米氏家族中似乎有增无已。
    精神,包括“干一些你并不擅长的新事物”;既不能在别人阴影下的恐惧和压力中生活,以他人的坐标为坐标,也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流、不思进取、松懈惰怠。
    突然间,对这么一部可能把我引入一个求知惰怠新水平的电话的考察激起我奋发学习新事物的好胜心。
    因为任总相信大公司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惰怠保守”。
    因为内求困难,往求容易,所以心生惰怠而不愿内求。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
    不动摇,不惰怠,不退缩,为爱付出,为梦想奋斗,为幸福努力,为自己而活。
    真抓实干,锋芒还直指一些干部的“懒政”、惰怠之风。
    她说自己压力很大,不敢有丝毫惰怠,因为,彭总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在那里。
    事实上,华为内部早已有反腐的“传统”,华为认为“没有什么能阻挡公司前进,唯有内部的惰怠与腐败”。
    别再让思想惰怠下去了,去积极追寻解答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它们,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那个总结出窍门的人。

    汉字详情

    duò [duo]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DAE
    五行:
    仓颉: PKMB
    四角: 94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

    (2) 同本义

    惰,不敬也。——《说文》

    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宋· 苏轼《教战守策》

    (3) 又如:惰傲(怠慢);惰慢(懈怠不敬;懈怠涣散);惰肆(怠慢放肆);惰骄(骄傲懈怠);惰偷(懈怠苟且,懒惰)

    (4) 懈怠;懒惰

    惰,懒也。——《广雅》

    佚而不隋,劳而不慢。——《荀子·非十二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

    诸司素偷惰。——《明史·海瑞传》

    (5) 又如:惰懈(懒惰懈怠);惰力(不图进取的消极落后力量);惰心(怠懒的思想);惰失(怠惰失职);惰劣(怠惰无能);惰侈(懒惰奢侈)

    动词

    (1) 衰败

    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墨子·脩身》

    (2) 又如:惰坏(败坏);惰君(败坏国事之君)

    英文翻译

    indolent, careless, lazy, idle

    方言集汇

    ◎ 粤语:do6
    ◎ 客家话:[东莞腔] to5 [客语拼音字汇] to4 [沙头角腔] to5 [梅县腔] to5 [陆丰腔] to6 [客英字典] to2 to5 [宝安腔] to3 [台湾四县腔] to5 [海陆丰腔] to6
    ◎ 潮州话:多鞍6(单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duax/duaadʰuɑ
    dài [d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CKNU
    五行:
    仓颉: XIRP
    四角: 23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动词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英文翻译

    idle, remiss, negligent;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to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o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tai3 [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6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aix/dojdʰɒi

    惰怠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