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技

guàn jì [ guan ji]
繁体 慣技
注音 ㄍㄨㄢ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经常使用的手段、手法。

词语解释

  1. 经常使用的手段、手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国初慎重度支……今包揽侵吞,习为惯技。”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渔洋 小令,能以风韵胜,仍是做七絶惯技耳。”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六》:“私拆函件,本是 中国 的惯技,我也早料到的。”

引证解释

⒈ 经常使用的手段、手法。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慎重度支……今包揽侵吞,习为惯技。”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渔洋小令,能以风韵胜,仍是做七絶惯技耳。”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六》:“私拆函件,本是中国的惯技,我也早料到的。”

惯技的国语词典

时常用的方法、手段。

如:「这种作案手法是他的惯技。」

惯技的网络释义

惯技

  • 惯技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uàn jì,意思是经常使用的手段、手法。
  • 惯技造句

    但这又是这个阶段的人的惯技。
    江浙平章,与大司徒同为重任,辞彼受此,何异以羊易牛,此皆小人取悦惯技,武宗适堕其术耳。
    把贵重物藏在小孩身上是犹太人的惯技。
    有时,惯技总是那么轻易得手,就在人们一转念的轻信之间。
    他放弃了他的惯技,即以冗长、详尽、使人昏昏然的演说来扼杀反对意见。
    他们只想要一个歌舞伎的习惯技巧或者舞踏停顿的小型示范表演。

    汉字详情

    guàn [guan]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XF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WJO
    四角: 970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贯声。本义:习惯,惯常) 同本义

    惯,习也。——《尔雅》

    譬如田猎,射御惯,则能获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宋书·宗悫传》

    但是她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回忆我的母亲》

    (2) 又如:惯熟(因经常做某事而动作熟练;因经常见面而熟悉习惯);惯历(惯常经过,不止一次经过);惯经(习惯,惯常所经历的);惯有(常有,习惯所具有)

    动词

    (1) 纵容;迁就

    别把孩子给惯坏了

    (2) 又如:惯宠(宠爱纵容)

    (3) 用同“贯”。通;穿 。如:惯串(穿过)

    英文翻译

    habit, custom; habitually, usua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n3

    宋本广韵

    [ji]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J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2) 同本义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5)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6)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7)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英文翻译

    skill, ability, talent, ingenuity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海陆丰腔] k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陆丰腔] gi3 [台湾四县腔] ki3 gi1 [东莞腔]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綺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giex/gyeeg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