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妓

guān jì [ guan ji]
注音 ㄍㄨㄢ ㄐ一ˋ

词语释义

古代供奉官员的妓女。唐宋时官场应酬会宴,有官妓侍候,明代官妓隶属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初废官妓制。

词语解释

  1. 古代供奉官员的妓女。

    唐 宋 时官场应酬会宴,有官妓侍候, 明 代官妓隶属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 清 初废官妓制。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嘉宾能啸咏,官妓巧粧梳。”《宋史·太宗纪一》:“ 继元 献官妓百餘,以赐将校。”《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西湖佳话·白堤政迹》:“ 唐 朝的法网甚宽,凡是官府到任,宴会饮酒,俱有官妓承应。”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她虽然做过官妓,然而究竟是一位能诗的才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供奉官员的妓女。 唐宋时官场应酬会宴,有官妓侍候, 明代官妓隶属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 清初废官妓制。

唐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嘉宾能啸咏,官妓巧粧梳。”
《宋史·太宗纪一》:“继元献官妓百餘,以赐将校。”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
《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唐朝的法网甚宽,凡是官府到任,宴会饮酒,俱有官妓承应。”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她虽然做过官妓,然而究竟是一位能诗的才女。”

官妓的国语词典

官府所设的娼妓。

官妓的网络释义

官妓

  • 官妓是古代供奉官员的妓女。唐、宋时官场应酬会宴,有官妓侍候,明代官妓隶属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初废官妓制。官员和妓女,本来是社会地位悬殊的两种人,生活没有交集,但是,历史上,这两种人的关系曾经最为紧密。官妓为朝庭特别设定,有大户人家抄家后女眷入妓,也有自小培养入妓的。官妓都不是单有姿色,所有官妓为了迎合文官们的需要,都会诗书琴画等。
  • 汉字详情

    guān [gua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RLR
    四角: 30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管制,管理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ji]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FCY
    五行:
    仓颉: VJE
    四角: 444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支声。本义:古代歌舞的女子)

    (2) 同本义

    妓,女乐也。——《广韵》

    (3) 字本作伎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李贺《三月》

    (4) 又如:妓人(妓妇。歌舞女艺人);妓航(女妓乘坐的船);妓堂(第宅中女妓歌舞处);妓婢师(教女妓演习歌舞的人)

    (5) 妓女 。如:妓家(妓院。妓馆。妓女卖淫的地方);妓围(以妓女围绕作屏);妓弟(妓女)

    英文翻译

    pro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gi3 ki3 [东莞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ki3 [宝安腔]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ki1 ki3 [沙头角腔]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ki1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gʰĭekie/k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