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怖
繁体
慚怖
注音
ㄘㄢˊ ㄅㄨˋ
词语释义
1.亦作"惭怖"。 2.羞愧惶恐。
词语解释
亦作“慙怖”。羞愧惶恐。
《后汉书·邓骘传》:“﹝ 騭 等﹞上疏自陈曰:‘……圣策定於神心,休烈垂於不朽,本非臣等所能万一,而猥推嘉美,并享大封,伏闻詔书,惊惶慙怖。’”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公惭怖,不知所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慙怖”。羞愧惶恐。
引《后汉书·邓骘传》:“﹝騭等﹞上疏自陈曰:‘……圣策定於神心,休烈垂於不朽,本非臣等所能万一,而猥推嘉美,并享大封,伏闻詔书,惊惶慙怖。’”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公惭怖,不知所对。”
惭怖的网络释义
惭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慙,媿也。——《说文》
不直失节谓之慙。——《小尔雅》
富者有惭色。——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羊子大惭。——《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大言不惭;惭叹(惭愧感叹)
英文翻译
ashamed, humiliated; sham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布声。《说文》“作‘悑’”。本义:惶恐,惊惧)
(2) 同本义
昔者纣为象箸而 箕子怖。——《韩非子·喻老》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焦心怖肝。——《淮南子·脩务》
神心怖覆。——《文选·宋玉·神女赋》
(3) 又如: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怖畏(恐惧);怖怯(胆小害怕;恐惧);怖覆(恐怖而反复);怖肝(戒惧);怖沮(恐惧沮丧)
(4) 恐吓
依托鬼神,诈怖愚民。——《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rror, fear; frighten; terri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梅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梅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怖 | 普故 | 滂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phoh/phuh | p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