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切

cǎn qiē [ can qie]
繁体 慘切
注音 ㄘㄢˇ ㄑ一ㄝ

词语释义

1.悲惨凄切。 2.指天气萧瑟凄厉。

词语解释

  1. 悲惨凄切。

    汉 刘桢 《黎阳山赋》:“延首南望,顾瞻旧乡,桑梓增敬,惨切怀伤。”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破 曹 的檣櫓一时絶,鏖兵的 江 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梦其亡女为人宰割,呼号惨切。” 郭沫若 《<蔡文姬>附录·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 所经历的境遇是多么惨切!”

  2. 指天气萧瑟凄厉。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八:“仲冬正惨切,日月少精华。”

引证解释

⒈ 悲惨凄切。

汉刘桢《黎阳山赋》:“延首南望,顾瞻旧乡,桑梓增敬,惨切怀伤。”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破曹的檣櫓一时絶,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梦其亡女为人宰割,呼号惨切。”
郭沫若《<蔡文姬>附录·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蔡文姬所经历的境遇是多么惨切!”

⒉ 指天气萧瑟凄厉。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八:“仲冬正惨切,日月少精华。”

惨切的国语词典

悲伤哀切。

惨切的网络释义

惨切

  • 惨切,汉语词汇。
  • 拼音:cǎn qiè
  • 释义:1.悲惨凄切。 2.指天气萧瑟凄厉。
  • 出自 汉 刘桢 《黎阳山赋》。
  • 惨切造句

    自此之后,父女二人形影相吊,孤孤凄凄,是十分惨切。
    先生念唱交替,抑扬顿挫,其声悠长惨切,引得家人和听众唏嘘不已。
    店中从人多有苦出身,听得越觉惨切,不由就有些动容,听那小姑娘接着道“后来,有个带大貉帽子的女真人把我们叫进去了。
    谢天遥的身子在漩涡之中旋转得越来越快,那阴煞凶风中的叫声也越来越凄厉惨切,他却渐渐地进入了一个寂静无声的天地。
    对岸那人看小宝哭得如此惨切,心里也颇凄然。
    哭得最惨切,追打她的丈夫步履醉得最趔趄时,观众们就会在旁边一起和声笑唱道“踏谣娘,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放声痛哭,李芷在侧,见耶律珍哭的惨切,两人情谊已厚,忍不住心中酸楚,泪也流了下来。
    朕新离供养,愆咎众著,上天降异,大变随之,诗不云乎,亦孔之丑;又久旱伤麦,忧心惨切。

    汉字详情

    cǎn [can]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CDE
    五行:
    仓颉: PIKH
    四角: 9302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参声。本义:残酷,狠毒)

    (2) 同本义

    惨,毒也。——《说文》

    惨毒行于民。——《汉书·陈汤传》

    苛惨失中。——《后汉书·周纺传》。注:“虐也。”

    惨如蜂虿。——《荀子·议兵》

    (3) 又如:惨虐(残酷暴虐);惨无人理(惨无人道)

    (4) 悲痛;伤心

    惨于腹。——《列子·杨朱》。释文:“惨,痛也。”

    惨怛于心。——《汉书·元帝纪》。师古曰:“惨,痛也。”

    醉不成欢惨将别。——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凄惨(凄凉悲惨);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惨不忍言(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6) 厉害;程度严重

    冰霜惨烈。——张衡《西京赋》

    下阴潜以惨禀兮。——扬雄《甘泉赋》

    (7) 又如:惨阳(阳气盛极而炎热)

    英文翻译

    sad, pitiful, wretched; cruel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m3

    宋本广韵

    qiē,qiè [qie]
    部首: 207
    笔画: 4
    五笔: AVN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SH
    四角: 47720

    详细解释

    qiē

    动词

    (1)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义 。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如:切面;切球;切圆

    (6) 另见 qiè

    qiè

    动词

    (1) 摩擦;接触

    切,摩也。——《广雅》

    不待切脉。——《史记·扁鹊仓公传》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齿(咬紧牙齿。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抚摩)

    (3) 契合。与…相一致 。如:不切实际;译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实用);切至(犹切当);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诸位切不可乱动。——《老残游记》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须(必须;切要);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务必不要);切戒(务须避免);切莫(务必不要);切须(务必)

    (6) 靠近;贴近

    切于身心。——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亲昵);切邻(近邻);切心(贴身);亲切(亲近;密切)

    形容词

    (1) 急切;急迫

    切问而近思。——《论语》。皇疏:“犹急也。”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迨诉频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出国心切;激切(言语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严厉);切事(迫切的事);切问(急切问难);切紧(迫切、要紧)

    (3) 深;深切

    切,深也。——《汉书·霍光传》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爱(深深的爱);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伤);切谢(深切感谢)

    (5) 恳切;率直

    直言世谏。——《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切谓(恳切地说);切劝(诚恳地相劝);热切(热烈恳切);切至(恳切周至)

    (7) 严厉

    故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大败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礼》

    (8) 又如:切责(严厉谴责);切让(严厉责备);切厉(严厉)

    (9) 激烈

    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10) 又如:切论(激切的议论);切愕(谓激切直言)

    (11) 严重 。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数)

    (12) 另见 qiē

    英文翻译

    cut, mince, slice, carve

    方言集汇

    ◎ 粤语:cai3 cit3
    ◎ 客家话:[梅县腔] cie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5 [客英字典] ciet8 [东莞腔] cet7 [海陆丰腔] ciet7 [宝安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7 [陆丰腔] tsi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sʰieicheh/cey

    惨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