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典

dūn diǎn [ dun dian]
注音 ㄉㄨㄣ ㄉ一ㄢˇ

词语释义

1.谓厚其礼敬。 2.指敦厚的典礼。

词语解释

  1. 谓厚其礼敬。

    《书·洛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 殷 献民。” 孔 传:“其大厚行典常於 殷 贤人。”

  2. 指敦厚的典礼。

    明 唐顺之 《廷试策》:“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详之以惇典庸礼,皆以广安民之旨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厚其礼敬。

《书·洛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
孔传:“其大厚行典常於殷贤人。”

⒉ 指敦厚的典礼。

明唐顺之《廷试策》:“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详之以惇典庸礼,皆以广安民之旨也。”

惇典的网络释义

惇典

  • 惇典,读音是dūn diǎn,汉语词语,指厚其礼敬,也指敦厚的典礼。
  • 汉字详情

    dūn [dun]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BG
    五行:
    仓颉: PYRD
    四角: 900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敦厚,笃实)

    (2) 同本义

    惇,厚也。——《说文》

    惇大成裕。——《书·洛诰》

    惇德允元。——《书·舜典》

    惇叙九族。——《书·皋陶谟》

    守学弥惇。——《国语·晋语四》

    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汉书·公孙弘传》

    (3) 又如:惇大(敦厚宽大);惇谨(惇厚谨慎);惇朴(仁厚朴实);惇厚(笃实宽厚);惇惇(仁厚的样子)

    (4) 诚信

    惇,信也。燕曰惇。——《方言·七》

    动词

    (1) 崇尚; 重视

    惇信明义,崇德报功。——《书·武成》

    (2) 劝勉 。如:惇帅(勉力遵循);惇诲(勤勉教诲);惇学(劝勉学习)

    英文翻译

    be kind, cordial, sincer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un1 [海陆丰腔] dun1 zhun1 [客语拼音字汇] dun1 [台湾四县腔] dun1 zun1 [梅县腔] dun1
    ◎ 潮州话:多温1(敦)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倫平聲合口三等tɕĭuĕncjyn/tjvin
    diǎn [dian]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MAW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C
    四角: 55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 同本义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尔雅·释言》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

    (4)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

    (5) 法律;法规

    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

    (6)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

    (7)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

    (8)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9)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

    动词

    (1) 主持;主管

    命汝典乐。——《书·尧典》

    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

    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

    (2)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

    (3)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

    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

    (4)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

    形容词

    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英文翻译

    law, canon; documentation; classic, scri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n3 [东莞腔] den3 [客英字典] dien3 [宝安腔] den3 [梅县腔] dien3 [海陆丰腔]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台湾四县腔] dien3 [陆丰腔] t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殄先開上聲開口四等tenx/teentʰien

    惇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