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惕

chóu tì [ chou ti]
注音 ㄔㄡˊ ㄊ一ˋ

词语释义

悲恐。

词语解释

  1. 悲恐。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仰天居之崇絶,更惆惕而惊思。”

引证解释

⒈ 悲恐。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仰天居之崇絶,更惆惕而惊思。”

惆惕的网络释义

惆惕

  • 惆惕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óu tì,意思指悲恐。
  • 汉字详情

    chóu [chou]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MFK
    仓颉: PBGR
    四角: 970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周声。本义:失意)

    (2) 同本义

    惆,失意也。——《说文》

    惆然不嗛。——《荀子·礼论》。注:“怅然也。”

    心惆焉而自伤。——陆机《叹逝赋》

    (3) 又如:惆然(失意的样子);惆惋(伤感惋惜)

    (4) 悲痛;悲伤 。如:惆惕(悲恐)

    英文翻译

    distressed, regretful,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2 [宝安腔] cu2 ciu2 [客英字典] chiu2 [海陆丰腔] chiu2 [梅县腔] chu2 chiu2 [台湾四县腔] cu2
    ◎ 潮州话:之优1(州)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丑鳩平聲開口三等thriu/thiouţʰĭəu
    [ti]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JQR
    五行:
    仓颉: PAPH
    四角: 96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2) 同本义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4) 忧伤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也。”

    抱拙终身,以死谁惕。——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

    英文翻译

    be cautious, careful, alert

    方言集汇

    ◎ 粤语:t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t7 [梅县腔] tit7 [宝安腔] tit7 [客英字典] tit7 [台湾四县腔]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t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dʰieithek

    惆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