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检索

qíng bào jiǎn suǒ [qing bao jian suo]
注音 ㄑ一ㄥˊ ㄅㄠˋ ㄐ一ㄢˇ ㄙㄨㄛˇ

词语释义

泛指从大量的科技情报资料中,查找出人们所需情报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计算机情报检索是指对情报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摘要、存储,供用户检索使用。是计算机的一个应用领域。

情报检索造句

自然语言检索是情报检索的发展趋势。
情报检索语言的检索效率、检索功能主要取决于其结构模式。
在情报检索中,将相关联的检索词区分归类的一种方法。
借助情报检索语言兼容互换原理,可以设计出中文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兼容互换工具。
建议运用本体论的基本原理,建立本体论的情报检索系统,从而实现检索的语用相关判断。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发展检索技术,开发情报检索系统、电子辞典以及中文输入系统等。
检索评价研究也有针对性地引导着情报检索的发展方向。
情报检索语言是沟通文献与用户的桥梁,检索效果与检索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主题法作为两种主要的情报检索语言之一,其功用在传统的文献检索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任何形式的情报检索中,费用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汉字详情

qíng [q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QMB
四角: 95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英文翻译

feeling, sentiment,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n2 [陆丰腔] cin3 [客英字典] c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in2 [东莞腔] cin2 [海陆丰腔] cin2 [宝安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dzʰĭɛŋzieng/dzieng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

jiǎn [jia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MM
四角: 489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2)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3)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4)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5)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6)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动词

(1)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2)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3)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4)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5) 拣选,挑出 。如:检举(选拔;举荐)

(6) 翻阅,查阅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7) 收拾,整理 。如:检场(收拾场地;收拾场地的人);检幅(修整边幅);检饬(整治);检晒(整理翻晒)

(8) 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收聚

检身若不及。——《书·伊训》。《正义》云:检,谓自摄敛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管子·山权数》

形容词

(1) 端正的 。如:检正(端正的操行);检著(正大精辟);检才(坏蛋;滑头)

(2) 有法度的 。如:检检(有法度的样子)

英文翻译

check;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宋本广韵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