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钟

qíng zhī suǒ zhōng [qing zhi suo zhong]
繁体 情之所鍾
注音 ㄑ一ㄥˊ ㄓ ㄙㄨㄛˇ ㄓㄨㄥ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谓感情十分专注。多形容痴情。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书·王衍传》:“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成语用法

情之所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情之所钟的国语词典

情感所专注的。

情之所钟的网络释义

情之所钟

  • 情之所钟,汉语成语。
  • 拼音:qíng zhī suǒ zhōng,
  • 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 情之所钟造句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大喜大悲的感情,是炼狱也罢、天堂也罢,我辈凡人始终无法逃过。
    请让我和你并肩,请让我与你为伴,既然情之所钟,又如何能放开你的手。
    可见情之所钟,虽已为鬼,犹然眷恋如此。
    此乃生前隔别,死后成双,犹自心愿满足,显出这许多灵异来,真乃是情之所钟也。
    象木婉清这样一个女子,情之所钟,不能自已;多半是两种结局其一,隐迹深山,不问俗事,青灯一盏常相伴;其二,被百万富翁脑袋金屋藏娇,嘿嘿。
    为师逾百年而未成仙,大约正因为那句,,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广饶天地间顺应其心而活,便是最好又谈何修行。
    情之所钟,生死可弃。你若同行之自能理解。但你若能理解,那这天下便不是你的。他能如此,你我只能羡之。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从此以后,方君乾再也没有带过红色长巾。因为认定了,他是唯一。即使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沧海遗墨。
    浅黛夏都冬雪,百媚千红外的情之所钟。
    情之所钟,看来自然千好万好,全是肺腑之言,何来安慰?
    记住‘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是很平实的话。虽不必如荀粲之惑溺,或蒙庄之鼓歇,但夫妻一旦永诀,则不能不中心惨怛。
    最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广饶天地间,顺应其心而活,便是最好。夏荷映日,枯荷听雨,万物生发自有因缘,执念若生而不灭,勉强放下只是更易入了心魔。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情之所钟有可能是独具慧眼也有可能是瞎了眼。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才明白,所谓情之所钟。
    既是心之所向,情之所钟,又怎能割舍,不管不顾?况且。
    父亲不喜欢儿子的对象,但儿子情之所钟,做父亲的也改变不了儿子的主意。

    汉字详情

    qíng [q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QMB
    四角: 95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英文翻译

    feeling, sentiment,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n2 [陆丰腔] cin3 [客英字典] c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in2 [东莞腔] cin2 [海陆丰腔] cin2 [宝安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dzʰĭɛŋzieng/dzieng
    zhī [zh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PPP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O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 的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英文翻译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suǒ [suo]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RNR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SHML
    四角: 72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 )本义:伐木声)

    (2)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4) 道理;方法 。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5) 地方

    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6) 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7) 着落;结果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清· 黄宗羲《原君》

    助词

    (1) 表示结构

    (2) 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闻所未闻;各尽所能

    (4) 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史记》

    (5) 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列子》

    (6) 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 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

    (8) 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9) 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量词

    (1) 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如:有房两所

    (2) 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

    (3) 用于建筑物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副词

    (1) 尚,还

    江陵去 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乐府诗集》

    (2) 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代词

    (1) 这,此 。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

    (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

    若,如果 。如:所不(誓词。假使不)

    形容词

    (1) 一切,所有 。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

    (2) 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3) 许多的,多种的

    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

    (4) 可以的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

    英文翻译

    place, location; numerary adjunct

    方言集汇

    ◎ 粤语:so2
    ◎ 客家话:[梅县腔] so3 [沙头角腔] so3 [客英字典] so3 [海陆丰腔] so3 [客语拼音字汇] so3 [东莞腔] so3 [陆丰腔] so3 [宝安腔] so3 [台湾四县腔] so3
    ◎ 潮州话:s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踈舉上聲開口三等sriox/shvvʃĭo
    zhōng [zhong]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K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L
    四角: 857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如:早晨七点钟

    名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量词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动词

    (1) 集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英文翻译

    clock; bell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