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哀伤悲悼。
《南齐书·沉冲传》:“ 冲 丧柩至止,惻愴良深。以其昔在南蕃,特兼悯悼。”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其帅 旻 具上其功伐,请议褒崇,言念云亡,尤用悯悼。”《旧唐书·李嗣业传》:“壮节可嘉,将谋於百胜;忠诚未遂,空恨於九原。言念其功,良深悯悼。”
引证解释
⒈ 哀伤悲悼。
引《南齐书·沉冲传》:“冲丧柩至止,惻愴良深。以其昔在南蕃,特兼悯悼。”
唐元稹《赠楚继吾等制》:“其帅旻具上其功伐,请议褒崇,言念云亡,尤用悯悼。”
《旧唐书·李嗣业传》:“壮节可嘉,将谋於百胜;忠诚未遂,空恨於九原。言念其功,良深悯悼。”
悯悼的网络释义
悯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闵(
)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隋堤柳,悯亡国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清· 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
(2) 又如:悯人之凶(原谅、可怜凶恶之人。形容看透世情,慈悲为怀,无所计较);悯念(怜悯);悯宥(怜悯宽宥);悯笑(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悯贫(怜恤贫苦的人);悯然(哀怜的样子)
形容词
(1) 忧愁;烦闷
阨穷而不悯。——《孟子》
曲罢悯然。——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悯默(因忧伤而沉默);悯悯(忧伤的样子);悯愧(忧伤怀惭);悯叹(忧伤叹息);悯时病俗(忧虑时俗)
(3) 哀伤 。如:悯凶(为丧事而忧伤。专用以指父母丧亡);悯悼(哀伤悲悼);悯哀(哀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毛嫣2(免)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3) 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4) 悲痛;哀伤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5) 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6) 悼念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7) 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名词
指年幼之人 。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au5 [海陆丰腔] do6 tau6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do5 tau5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導 | 徒到 | 定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dauh/daw | dʰ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