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憫念
注音
ㄇ一ㄣˇ ㄋ一ㄢˋ
词语释义
怜悯。
词语解释
怜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延年 女弟,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上悯念之,以后礼葬。”《元典章·户部十二·主簿论差搬运人夫》:“各处官府差拨夫役,有妨农业,废弃生理,饥饿病困,死於道途,实可悯念。” 清 孙枝蔚 《咏物诗·蜘蛛》:“不见 周公 东归日,悯念士卒无不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现在 赵 端 两帅,悯念地方糜烂,均极痛心。”
引证解释
⒈ 怜悯。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延年女弟,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上悯念之,以后礼葬。”
《元典章·户部十二·主簿论差搬运人夫》:“各处官府差拨夫役,有妨农业,废弃生理,饥饿病困,死於道途,实可悯念。”
清孙枝蔚《咏物诗·蜘蛛》:“不见周公东归日,悯念士卒无不至。”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现在赵端两帅,悯念地方糜烂,均极痛心。”
悯念的网络释义
悯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闵(
)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隋堤柳,悯亡国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清· 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
(2) 又如:悯人之凶(原谅、可怜凶恶之人。形容看透世情,慈悲为怀,无所计较);悯念(怜悯);悯宥(怜悯宽宥);悯笑(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悯贫(怜恤贫苦的人);悯然(哀怜的样子)
形容词
(1) 忧愁;烦闷
阨穷而不悯。——《孟子》
曲罢悯然。——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悯默(因忧伤而沉默);悯悯(忧伤的样子);悯愧(忧伤怀惭);悯叹(忧伤叹息);悯时病俗(忧虑时俗)
(3) 哀伤 。如:悯凶(为丧事而忧伤。专用以指父母丧亡);悯悼(哀伤悲悼);悯哀(哀伤)
英文翻译
pity, sympathize with, griev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 潮州话:毛嫣2(免)
◎ 潮州话:毛嫣2(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