悭囊

qiān náng [ qian nang]
繁体 慳囊
注音 ㄑ一ㄢ ㄋㄤˊ

词语释义

聚钱器。即扑满。口小,钱易入不易出,故称。 喻悭吝者的钱袋。

词语解释

  1. 聚钱器。即扑满。口小,钱易入不易出,故称。

    宋 范成大 《催租行》:“牀头慳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2. 喻悭吝者的钱袋。

    宋 李之仪 《次韵见问》:“近免竹筒费月费,主人时亦破慳囊。”《黄金世界》第十九回:“ 建威 道:‘该总理既称殷实,何不自解慳囊,一定要招洋股做什么呢?’”

引证解释

⒈ 聚钱器。即扑满。口小,钱易入不易出,故称。

宋范成大《催租行》:“牀头慳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⒉ 喻悭吝者的钱袋。

宋李之仪《次韵见问》:“近免竹筒费月费,主人时亦破慳囊。”
《黄金世界》第十九回:“建威道:‘该总理既称殷实,何不自解慳囊,一定要招洋股做什么呢?’”

悭囊的国语词典

藏钱的袋子。

悭囊的网络释义

悭囊

悭囊,即扑满,为我国古代人民储钱的一种盛具,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储蓄罐。中国古代有二千多年时间通行的是方孔圆钱。先民们为储存之便,用陶作罐形或匣形的器具,顶端开一条能放进铜钱的狭口,有零散铜钱即投入其中;有的腹部还开有一小眼,供插系绳子用,悬吊于梁上。装钱只有入口,没有出口。钱装满后,则将其敲碎取之。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JCF
五行:
仓颉: PLEG
四角: 970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坚声。从心,与性情有关。本义:吝啬)

(2) 同本义 。如:悭涩(悭吝。吝啬);悭啬(吝啬);悭贪(吝啬而贪得);悭囊(聚钱器。即扑满);悭滥(钱币质量粗劣)

(3) 粗劣 。如:悭钱(宋代指质料薄劣的钱币)

(4) 穷困

这是先生命悭,须不是红娘违慢。——王实甫《西厢记》

动词

(1) 阻滞

这恩爱前悭后悭,这姻缘左难右难。——汤显祖《紫钗记》

(2) 减省,少 。如:缘悭一面

英文翻译

miserly, parsimonious, stingy

方言集汇

◎ 粤语:han1
◎ 潮州话:哥嫣1(捐)

宋本广韵

náng,nāng [nang]
部首: 319
笔画: 22
五笔: GKH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BRRV
四角: 50732

详细解释

náng

名词

(1) (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2) 同本义

囊,橐也。——《说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贮物。”

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传:“小曰橐,大曰囊。”

所载不过囊衣。——《汉书·王吉传》。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马中锡《中山狼传》

置书囊中。——唐· 李朝威《柳毅传》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盛以锦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又如:囊橐(口袋;代指财物);囊空羞涩(兜内无钱);囊橐充盈(腰包钱足);囊橐萧瑟(口袋中无钱);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囊中术(指智谋);囊辎(行李);囊底(袋子里面);囊空(袋中无钱);囊涩(身无分文);囊书(囊中书札)

(4) 像口袋的东西 。如:胆囊;肾囊;囊缩(阴囊收缩)

动词

(1) 用口袋装

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

试再囊之。

(3) 又如:囊米(装入口袋的米);囊琴(装琴入袋);囊载(装入囊中运走);囊扑(把人装入袋中打死);囊土(以袋盛土)

(4) 覆盖;蒙住

布囊其口。——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囊吞(囊括蚕食);囊首(用袋蒙头致死);囊奏(囊封,封事);囊括四海(统一全国;包罗天下)

(6) 另见 nāng

nā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bag, purse, sack; put in bag

方言集汇

◎ 粤语:n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ong2 [海陆丰腔] nong2 nang2 [梅县腔] nong2 [东莞腔] long2 [客英字典] nong2 [宝安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nong2 [陆丰腔] nong3 [台湾四县腔] nong2 n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nangn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