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黎

xuán lí [ xuan li]
繁体 懸黎
注音 ㄒㄨㄢˊ ㄌ一ˊ

词语释义

1.亦作"悬璃"。 2.美玉名。 3.泛指美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悬璃”。 1.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 周 有砥厄, 宋 有结緑, 梁 有悬黎, 楚 有 和 璞。”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悬黎结緑,不假观於琼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悬璃”。

⒉ 美玉名。

《战国策·秦策三》:“臣闻周有砥厄, 宋有结緑, 梁有悬黎, 楚有和璞。”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悬黎结緑,不假观於琼珉。”

⒊ 泛指美玉。

唐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
前蜀贯休《读<离骚经>》诗:“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即全胜和璞悬瓈,垂棘结緑。”
清钮琇《觚賸·石言》:“灵液潜滋,是生石寳,美胜悬黎。”

悬黎的国语词典

一种美玉。《战国策.秦策三》:「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文选.班固.两都赋》:「悬黎垂棘,夜光在焉。」也作「悬蔾」。

悬黎的网络释义

悬黎

  • 悬黎是指会发夜光的美玉,出自《战国策》。
  • 汉字详情

    xuán [xuan]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EGC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IP
    四角: 7733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 同本义

    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叵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倒悬之。——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

    (4) 牵挂;挂念 。如:悬结(悬念;惦记);悬悬(挂念);悬肠挂肚(担心;挂念)

    (5) 凭空设想;揣测

    你们做的事,须自己承认。怎么悬定得罪?——《梼杌闲评——明珠缘》

    (6) 又如:悬度(无根据地揣测、估计);悬料(凭空臆测);悬猜(揣测,猜想)

    (7) 揭示 。如:悬金(出具赏格)

    (8) 公布 。如:悬令(公布法令);悬名(张榜公布名姓);悬法(公布法令)

    (9) 系连,关联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

    王之命悬于遂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形容词

    (1) 久延不决 。如:悬调(长期拖欠的赋税);悬租(长期拖欠的租赋)

    (2) 孤立,无所依傍 。如:悬然(无所依傍貌;空虚貌);悬师(远征的孤军);悬守(犹孤守)

    (3) 空虚,匮乏 。如:悬虚(凌空;空虚、空洞)

    (4) 形容高耸,陡峭 。如:悬崖峭障(陡直的山崖,高险的山峯);悬峰(陡峭的山峰)

    (5) 〈方〉∶危险的,危难的或惊险的 。如:真悬

    (6) 相差较大的 。如:悬迸(差别很大);悬邈(相距很远)

    (7) 河流或涧水向下奔流 。如:悬流;悬溜;悬濑

    名词

    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宿燎设悬。——唐·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英文翻译

    hang, suspend, hoist; be hu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潮州话:huin5(hûiⁿ) [饶平、揭阳、潮阳]hiang5(hiâng)

    宋本广韵

    部首: 434
    笔画: 15
    五笔: TQTI

    英文翻译

    surname; numerous, many; 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