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憾

huǐ hàn [ hui han]
注音 ㄏㄨㄟˇ ㄏㄢˋ

词语释义

悔恨。

词语解释

  1. 悔恨。

    明 高攀龙 《送陈二尹序》:“其橐中装,已可耀示妻儿,了无所悔憾。”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乃不陨灭我躬,而延祸於吾母,椎心悔憾。” 李大钊 《青春》:“以四十年之青春,娱心不过三日,悼心悔憾,寧有穷耶?”

引证解释

⒈ 悔恨。

明高攀龙《送陈二尹序》:“其橐中装,已可耀示妻儿,了无所悔憾。”
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乃不陨灭我躬,而延祸於吾母,椎心悔憾。”
李大钊《青春》:“以四十年之青春,娱心不过三日,悼心悔憾,寧有穷耶?”

悔憾的网络释义

悔憾

  • 悔憾,悔恨。
  • 明 高攀龙 《送陈二尹序》:“其橐中装,已可耀示妻儿,了无所悔憾。”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乃不陨灭我躬,而延祸於吾母,椎心悔憾。” 李大钊 《青春》:“以四十年之青春,娱心不过三日,悼心悔憾,宁有穷耶?”
  • 汉字详情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TXU
    hàn [han]
    部首: 339
    笔画: 16
    五笔: NDGN
    五行:
    仓颉: PIRP
    四角: 9303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感声。本义:遗憾,不快,不满)

    (2) 同本义(先秦古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

    憾,恨也。——《广雅》

    以其私憾。——《左传·宣公二年》

    不可使多畜憾。——《左传·文公十四年》

    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人犹有所憾。——《礼记·中庸》

    无憾而后即安。——《国语·鲁语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志恨憾而不逞兮。——《楚辞·严忌哀时命》

    降而不憾。——《左传·隐公三年》

    死无余憾。——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憾悔(悔恨);憾惜(遗憾惋惜);憾轲(境遇不顺)

    (4) 怨恨

    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左传·隐公五年》

    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憾怨(怨恨);憾恨(怨恨)

    英文翻译

    to regret, remorse; dis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ham6
    ◎ 客家话:[梅县腔] ham5 [东莞腔] ham3 [客英字典] ham5 [宝安腔] ham3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台湾四县腔] ham5 [海陆丰腔] ham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紺去聲開口一等ghomh/hommɣɒ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