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怜恤。
前蜀 杜光庭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害物伤生,曾无惻悯;或摧锋御敌,轻赐诛锄。” 宋 梅尧臣 《观放鹞子》诗:“碎脑非此辜,食肉尔何忍;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惻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该处驻防旗丁户口众多,颠沛流离,朝廷时切惻悯。”
引证解释
⒈ 怜恤。
引前蜀杜光庭《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害物伤生,曾无惻悯;或摧锋御敌,轻赐诛锄。”
宋梅尧臣《观放鹞子》诗:“碎脑非此辜,食肉尔何忍;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惻悯。”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该处驻防旗丁户口众多,颠沛流离,朝廷时切惻悯。”
恻悯的网络释义
恻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则声。本义:悲痛)
(2) 同本义
恻,痛也。——《说文》
恻,悲也。——《广雅》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朕恻焉不忍闻。——《汉书·淮南宪王钦传》
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汉书·鲍宣传》
(3) 又如:凄恻(哀伤;悲痛);恻痛(忧伤,悲痛)
(4) 恳切
(5) 又如:恻恻(诚恳;恳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徐英4(戚)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闵(
)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隋堤柳,悯亡国也。—— 白居易《新乐府序》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清· 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
(2) 又如:悯人之凶(原谅、可怜凶恶之人。形容看透世情,慈悲为怀,无所计较);悯念(怜悯);悯宥(怜悯宽宥);悯笑(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悯贫(怜恤贫苦的人);悯然(哀怜的样子)
形容词
(1) 忧愁;烦闷
阨穷而不悯。——《孟子》
曲罢悯然。——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悯默(因忧伤而沉默);悯悯(忧伤的样子);悯愧(忧伤怀惭);悯叹(忧伤叹息);悯时病俗(忧虑时俗)
(3) 哀伤 。如:悯凶(为丧事而忧伤。专用以指父母丧亡);悯悼(哀伤悲悼);悯哀(哀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毛嫣2(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