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隔世

huǎng ruò gé shì [huang ruo ge shi]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ㄨㄛˋ ㄍㄜˊ ㄕˋ

词语释义

 同“恍如隔世 ”。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成语用法

恍若隔世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的巨大变化。

恍若隔世的国语词典

世,三十年为一世。恍若隔世指好像相隔了几十年。多用于因人事、景物、环境等变迁很大而生感慨。如:「战争结束后,回到阔别三十几年的家乡,感觉上恍若隔世,不禁令人感叹万分。」《正谊堂全书.魏庄渠先生集.书.答沈景明》「追思往年,恍若隔世。」也作「恍如隔世」。

恍若隔世的网络释义

恍若隔世

  • 汉语成语,恍惚如同相隔了一辈子。比喻事物变化发展很快、变化很大。
  • 恍若隔世的翻译

    英语: see恍如隔世[huang3ru2ge2shi4]

    恍若隔世造句

    初冬时节,古树苑中一棵棵昂首云天、巍峨挺拔的古树,树冠相叠,枝柯交错,显得厚重而清静,让这里恍若隔世。
    海因里希恍若隔世,躺在石床上很久没有动弹,德瓦霍因和迈普洛伊尔站在一边静静的等着他,海因里希长叹了一声你又把我救活了。
    睁开眼睛,看着身下七彩的阶梯,江无涯却有恍若隔世之感。
    曾经的经历和现在的境遇之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割裂感,每每回想起来,现实与回忆间极不贴切的反差,使得这经历格外地不真实起来。
    短短十几年,桑田沧海,谁也都不再记得那时的事,连我自己也一样,有些东西,过去了,便恍若隔世般的记不清楚。
    风,悄悄的,把美梦埋葬,枕着一缕馨香恬然入眠。一份无法抑止的忧伤,一份永远痴缠的记忆,翻开一生的惆怅,那些遥远的往事,重复着久违难忘的铭心。蓦然回首,却恍若隔世!
    我们之间隔着太多的空白格,只需轻轻的一个手指,便恍若隔世。
    依然如仙女般的美丽,看着她,丁当甚至恍若隔世。
    每当烟云缭绕,雪峰、山峦若隐若现,恍若隔世。
    周乐茫然的站在原地,恍若隔世一般。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静静的躺在桃花树下,双目迷离,恍若隔世。
    使劲摇摇头,栾明从恍若隔世中回过神,不由自主地向公路对面的招聘现场走去。
    偶尔忆起你说爱我时笨拙的认真。恍若隔世。逝旧梦。
    一步一步走回自己的房间,心底目测着和他的距离,一步,两步,三步,咫尺之遥,却恍若隔世。
    那些细微时光,恍若隔世烟火。星空飘雨。
    想到离开自己熟悉的时代,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时空,雷霆心中顿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但那李饮见此冷杉,却是另一番光景,倒似去岁学校年末晚会时所见的圣诞树一般旧绪郁积,然又立于千年之前的朱漆大门之侧,不觉尽是恍若隔世之感。
    就像佳卉,隔了三十五年再来作自身的比对,那种感觉真是恍若隔世。
    我和米彩并肩离开了派出所,我竟然产生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连室外带着汽车尾气的空气似乎都新鲜了起来。
    此刻的她倚在他的怀中,思绪万千,在晃晃的灯烛下恍若隔世般地难以自拔,难以自救。

    汉字详情

    huǎng [huang]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IQN
    五行:
    仓颉: PFMU
    四角: 990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 同本义

    怳,狂之貌。——《说文》

    怳,狂也。——《广雅·释诂四》

    临风怳兮浩歌。——《楚辞·少司命》

    (3) 又如:恍恍(狂的样子)

    (4) 昏瞆不明的样子

    追怳忽于地底兮。——《后汉书·张衡传》

    精神怳惚。——《神女赋序》。注:“不自觉知之意。”

    (5) 又如:恍恍(模模糊糊);恍忽(形貌模糊不清的样子;神智迷乱不定的样子);恍惑(迷惑)

    (6) 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怳若有望而不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注:“失意貌。”

    (7) 又如:恍恍(心神不宁的样子);恍惝(失意怅惘);恍怆(失意怅惘的样子);恍然(失意的样子,惆怅的样子)

    副词

    猛然;忽然

    恍惊起而长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朱熹《中庸章句序》

    动词

    (1) 仿佛;好像 。如:恍若(仿佛;好像);恍如(仿佛);恍疑(犹仿佛);恍然(仿佛);恍若(仿佛)

    (2) 一闪而过

    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红楼梦》

    英文翻译

    seemingly; absent-minded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宝安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 潮州话:何汪2(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黃唐合平聲合口一等kuɑŋkuang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DKF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suming; similar
    [ge]
    部首: 212
    笔画: 12
    五笔: BGKH
    五行:
    仓颉: NLMRB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鬲( )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 同本义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4) 间隔;距离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5)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天

    (6) 隔绝;断绝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不相合

    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8) 抑制

    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秽。——《齐民要术》引《广志》

    (9) 别离 。如:隔违(分别;离别)

    (10) 通“击”( )。打,敲打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界限

    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唐· 魏玄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2) 格子

    走了进去,三间花厅,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儒林外史》

    (3) 通“膈”。膈膜

    脾生隔,肺生骨。——《管子·水地》

    英文翻译

    separate, part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沙头角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东莞腔] gak7 [宝安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梅县腔] gak7 [陆丰腔] gak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核麥開入聲開口二等krek/kaekkæk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T
    四角: 44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generation; world; era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舒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sjed/sjeyɕ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