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谨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恭顺谨慎。
明 袁宗道 《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及其兢业以勅天命,吐握而忧渊冰,恂谨於乡党,踧踖於朝廷,抑何其战战兢兢也。” 清 袁枚 《新齐谐·吴子云》:“ 吴 亡后,儿颇恂谨,能守其业,家日以富。”
引证解释
⒈ 恭顺谨慎。
引明袁宗道《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及其兢业以勅天命,吐握而忧渊冰,恂谨於乡党,踧踖於朝廷,抑何其战战兢兢也。”
清袁枚《新齐谐·吴子云》:“吴亡后,儿颇恂谨,能守其业,家日以富。”
恂谨的网络释义
恂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旬声。本义:相信,信任)
(2) 同本义
恂,信心也。——《说文》
恂,信也。——《方言一》
为下国恂蒙。——《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且恂士师之言可也。——《列子·周穆王》
(3) 诚信
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书·立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2 [海陆丰腔] sun2 [梅县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 潮州话:思温5(巡)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荀 | 相倫 | 心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syn/svin | sĭuĕ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堇(
)声。本义:谨慎,小心)(2) 同本义
谨,慎也。——《说文》
以谨无良。——《诗·大雅·民劳》
以谨罔极。
谨畜藏。——《荀子·王制》
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谨食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谨畏(小心谨慎);谨肃(严谨认真);谨言(谨慎说话);谨厚(谨慎忠厚);谨介(谨慎耿介)
(4) 恭敬
谨斩樊於期头。——《战国策·燕策》
谨使臣良。——《史记·项羽本纪》
谨诺。
谨奉神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谨呈(敬呈);谨启;谨致谢意;谨祈;谨恪(谨谨恭敬);谨白(敬告,敬启);谨禀(禀告);谨媚(恭顺柔媚)
(6) 谨严;严格 。如:谨急(谨严急刻);谨细(谨严细密);谨质(谨严质朴)
动词
(1) 严防;严禁 。如:谨风(防风);谨盗(防盗)
(2) 严守;谨守 。如:谨律(谨守戒律);谨户(严守门户);谨立(严守立身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