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畏缩怕事。
柳残阳 《断肠花》第二四章:“我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又如此怯缩,完全不像平时的我了。”
引证解释
⒈ 畏缩怕事。
引柳残阳《断肠花》第二四章:“我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又如此怯缩,完全不像平时的我了。”
怯缩的网络释义
怯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2) 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 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贾子道术》
怯者不得独退。——《孙子·军事》
五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怯怯乔乔(战战兢兢);怯壳儿(怯坎儿,怯条子。土气,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怯症(胆怯);胆怯(胆小;畏缩);羞怯(羞涩胆怯)
(4) 土气
怕人说他怯,笑他不开眼。——《负曝闲谈》
(5) 虚弱
一来我们身小力怯,着甚来由吃挨吃搅。——《京本通俗小说》
动词
(1) 害怕;畏惧
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史记·鲁仲连邹阳传》
黄花不怯西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辛弃疾《鹧鸪天》
(2) 又如:怯床(指妓女畏惧接客或男子性能力不足);怯上(怕见地位高的人);怯色(惊慌的表情)
(3) 舍弃
高声喝叫:“得莺莺便把残生怯。”——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giap7 [梅县腔] kiap7 [台湾四县腔] kiap7 [客语拼音字汇] hiab6 kiab5 [海陆丰腔] kiap7 [客英字典] hiap7 kiap7 kiok7 [宝安腔] hiap7 kia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怯 | 去劫 | 溪 | 業 | 入聲 | 洽 | 開口三等 | 咸 | 嚴 | kʰĭɐp | khiap/qiap |
详细解释
suō
动词
(1) (形声。从糸(
),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2) 同本义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诗·大雅·緜》
缩,乱也。——《说文》。朱曰:“ 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
磬阶闲缩霤。——《仪礼·乡饮酒礼》
十纯则缩而委之。——《仪礼·乡射礼·大射仪》
绞横三缩一。——《仪礼·士丧礼》
冠缩缝。——《礼记·檀弓》
布绞缩者一。——《礼记·丧大纪》
(3) 收缩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宋· 苏轼《教战守》
(4) 又如:缩栗(冷缩颤栗);缩气(收敛气焰);缩瑟(瑟缩。畏缩貌);缩首(点头)
(5) 退缩;退,减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又如:缩恧(因羞惭而畏惧瑟缩。恧,惭);缩伏(畏惧屈服);缩退(畏缩退却);缩栗(形容畏惧颤朒;枝叶枯萎)
(7) 节约,节省 。如:节衣缩食
(8) 亏欠,不足
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复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四年》
(9) 又如:缩囊(日渐贫困);缩腹(忍受饥饿)
(10) 滤酒去渣
缩酌用茅,明酌也。——《礼记·郊特牲》
(11) 又如:缩酒(古代祭祀时,捆束包茅立于前,灌酒于茅束,酒渗而下,视为神饮,名为缩酒,一说为滤酒去掉渣滓)
(12) 取,采取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出,胡美之焉。——《国语·楚语》
(13) 又如:缩弗转(方言。收不回);缩屋称贞(称颂人在妇女有危难时,能守礼而不加侵犯凌辱之词。按:缩屋而继之,指薪尽,又拆取屋木以继)
名词
(1) 姓
(2) 另见
(缩砂密)sù
暂无详细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