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傲

dài ào [ dai ao]
注音 ㄉㄞˋ ㄠˋ

词语释义

1.亦作"怠慠"﹑"怠骜"。怠慢骄傲。 2.亦作"怠敖"。怠惰遨游。

词语解释

  1. 亦作“ 怠慠 ”、“ 怠驁 ”。怠慢骄傲。

    《荀子·儒效》:“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韩非子·备内》:“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汉书·田蚡传》:“诸客稍自引而怠驁,唯 灌夫 独否。”《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响福,怠慠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应,不可不察也。” 宋 苏辙 《民政下》:“凡皆务以自损吾强大之势,而见吾衰弱之状,使之安然无所顾忌而益以怠傲。”

  2. 亦作“ 怠敖 ”。怠惰遨游。

    《墨子·非儒下》:“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於饮食,惰於作务。”《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赵岐 注:“适有閒暇,且以大作乐,怠惰敖游,不修政刑。” 元 王祯 《农书》卷四:“上之人作无益以妨农时,敛无度以困民力,般乐怠傲,不能以身率先下,虽课督之令家至而户説之,民亦不知所劝也。” 明 李东阳 《书<杏园雅集图>卷后》:“自 洪武 之开创……而不陷於流连怠敖之地,何其盛也。” 严复 《原强续篇》:“而我尚晏然不知蜂蠆之有毒,般乐怠傲,益啟戎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怠慠”、“怠驁”。怠慢骄傲。

《荀子·儒效》:“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韩非子·备内》:“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
《汉书·田蚡传》:“诸客稍自引而怠驁,唯灌夫独否。”
《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响福,怠慠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应,不可不察也。”
宋苏辙《民政下》:“凡皆务以自损吾强大之势,而见吾衰弱之状,使之安然无所顾忌而益以怠傲。”

⒉ 亦作“怠敖”。怠惰遨游。

《墨子·非儒下》:“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於饮食,惰於作务。”
《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赵岐注:“适有閒暇,且以大作乐,怠惰敖游,不修政刑。”
元王祯《农书》卷四:“上之人作无益以妨农时,敛无度以困民力,般乐怠傲,不能以身率先下,虽课督之令家至而户説之,民亦不知所劝也。”
明李东阳《书<杏园雅集图>卷后》:“自洪武之开创……而不陷於流连怠敖之地,何其盛也。”
严复《原强续篇》:“而我尚晏然不知蜂蠆之有毒,般乐怠傲,益啟戎心。”

怠傲的网络释义

怠傲

  • 傲慢
  • 《荀子 儒效》:“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
  • 汉字详情

    dài [d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CKNU
    五行:
    仓颉: XIRP
    四角: 23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动词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英文翻译

    idle, remiss, negligent;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to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o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tai3 [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6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aix/dojdʰɒi
    ào [ao]
    部首: 221
    笔画: 12
    五笔: WGQ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GSK
    四角: 282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2) 同本义

    傲,倨也。——《说文》

    (3) 经传以敖为之

    凡视上于面则敖。——《礼记·曲礼》

    彼交匪敖。——《诗·小雅·桑柔》

    不吴不敖。——《诗·周颂·丝衣》

    敖而无足数者。——《史记·游侠传》

    执币,傲。——《左传·文公九年》

    齐音傲辟乔志。——《礼记·乐记》

    图傲救世之士哉。——《庄子·天下》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傲。——《贾子道术》

    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韩非子·内储说下》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魏征《十三斩不克终疏》

    (4) 又如:傲兀(高傲不屈的样子);傲睨(傲然睨视,形容倨傲,看不上一切);傲态

    (5) 急躁

    不问而告谓之傲。——《荀子·劝学》

    动词

    (1) 傲慢而轻视

    民慕其利而傲其罪。——《韩非子·六反》

    恃才傲物。 ——《南史·萧子显传》

    (2) 如:傲俗(蔑视俗人);傲上(对上倨傲)

    英文翻译

    proud, haughty, overbea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ou6
    ◎ 客家话:[宝安腔] ngau3 [梅县腔] ngau5 [台湾四县腔] ngau5 [客语拼音字汇] ngau4 [东莞腔] ngau3 [客英字典] ngau5 [陆丰腔] ngau5 [沙头角腔] ngau5 [海陆丰腔] ngau6
    ◎ 潮州话:ng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到去聲開口一等ngauh/ngawŋ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