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

huái yí lùn [huai yi lun]
注音 ㄏㄨㄞˊ 一ˊ ㄌㄨㄣˋ

词语释义

  怀疑论(Skepticism),是一种认识论,是认识问题的一种态度,它拒绝对问题作随意的不够严格的定论,对事物的看法采取一种类于“中立”的立场,既怀疑“是”也怀疑“不是”。怀疑主义的反面是迷信,或更确切地说独断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一种怀疑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可以被认识、甚至怀疑它们是否存在的唯心主义哲学学说。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广泛流行的怀疑论,认为人的知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不承认在感觉、经验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我明白这一怀疑论。
2、正如我说的,请注意这是关于怀疑论的一般性问题。
3、取得小的成功:在许多组织中,一些怀疑论对新的方法进行质疑,直到新方法得到证实。
4、在文学理论的话语中,决定论的问题和怀疑论的问题是同等重要的。
5、这是说话人最明显的身份鉴别,当然,说话人不可能是其他人,我说这些绝非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怀疑论的尺度。
6、下次我们将会研究更多关于怀疑论的现代回应,以及它与知识论题的讨论衔接。
7、回想孩童时代,在社会怀疑论悄悄到来之前,在某个人毁灭了你对圣诞精神的纯真信仰之前,你还记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吗?
8、坦白的说,我认为一些基督徒应该多用些怀疑论,因为我们太容易相信某些人或伴随而来的某些东西。
9、而这又鼓动了怀疑论,并削弱了对气候变化采取迫切行动的支持。
10、当初,怀疑论如同蛙汤的香味逐渐消失。
11、一名国际权威机构官员对于气候变化问题告诉《卫报》记者:气候变化怀疑论的呼声有可能在2010年高涨,这可能会加剧世界最不发达人口的贫苦。
12、他指控他们将他们自己置于欧洲之王的地位,为了个人政治利益而去迎合一种新形式欧洲怀疑论,和利用入境的担忧来限制欧洲旅游的自由。
13、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样做是为了评定,在如此严格而系统的怀疑论之下,是否有任何事物能被算作是可以确信的知识。
14、共和党拥护保罗的美联储怀疑论,象征着这场运动正在朝保罗的方向走。
15、用怀疑论的眼光去看待亚洲这些令人鼓舞的趋势,这种建议未免让人扫兴。
16、这里再重复一次,经济理论有助于历史学家越过文档的缺陷,同样经济原则的启发式价值也能战胜怀疑论。
17、在威尔士的三天里,我的怀疑论被一扫而光,成为了一名彻底的黑尔论追随者。
18、这种对于知识基础的怀疑论,对霍布斯在宗教和,宗教宽容的观点上,有进一步的意义。
19、现在将其与水平怀疑论区分,从那里你也会推断出更多的相同点。
20、故而这种自察不仅仅是回到了基于知识的认识论,而且源于它的不仅仅是知识理论(就像苏格拉底反对怀疑论一样)。
21、这都是文学理论的遗产,我说过,它部分源自于怀疑论元素,我想最好在今天强调一下。
22、这些声明既唤起了希望但又加深了怀疑论。
23、该报告旨在反击正在上升的全球变暖怀疑论思潮。
24、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条论和怀疑论都是纯粹的哲学;一个是完全确信世界可以被理解,一个完全确信不可理解。
25、这是休谟关于归纳法最为著名的怀疑论基调。

怀疑论的网络释义

怀疑论(skepticism),作为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怀疑论是与独断论相对而言的。独断论相信人能够发现真理,怀疑论则对人能否发现真理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随历史条件的变化,所怀疑的具体对象各有不同。


怀疑论造句

怀疑论者认为没有办法验证这种轶事般的报道,而且很多这种体验可以用病人死后大脑神经生物学上的改变来解释。
但是,今天的失业救济申请报告却令人们对这种怀疑论产生了质疑。
怀疑论者可能会说,蒙古帝国为什么要团结一致侵略欧洲,只为了拔都的个人利益。
格拉玛报表示固定的税收将增加政府收入,并帮助实现“适当的再分配”,但持怀疑论浙担心国家将继续严格控制新业务。
在那个时代,许多对动物智力的研究最终都因敌不住怀疑论者的冲击而失败了。
怀疑论者以为,互联网并无让人上瘾的特性。
这一讲话是布什总统为说服国会中怀疑论者们所做的最后的努力,以使他们可以继续支持这场天怒人怨的战争。
他批判传统真理观中的“符合论”、“怀疑论”和“永恒真理观”,认为它们是源始真理的衍生样式,虽然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也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我所说的另一个现象是还未声明的一种欧洲怀疑论的产生。
抵达埃及后,腓特烈拜见了宗教怀疑论者同伴苏丹。
而组里的科技狂兼最彻底的怀疑论者贾斯汀也在某刻转向黛米,问到:“你看见什么了吗?”。
但尽管如此,一些受欢迎的新时代和神秘学上师及作家将两者等同了起来,这被一些怀疑论者认为是伪科学。
之所以把它叫做垂直怀疑论,是因为它依赖于你从某物到另一物推断的直上直下。
然而,布朗首相在上周末表示,那些否认人类对全球变暖影响的人是“落伍的、反科学的、坚持地球平面说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
皮浪的否定一切知识的可能性的不可知论是古代怀疑论的最后结论。
怀疑论者说,中国制造厂商在风能领域还是新手,无法保证投资在他们的风电场设备能够运营几十年。
我是个怀疑论者,般若传道者的冥想和涅盘的胡扯瞎说,竟然让会议厅坐无虚席,真是令我惊讶。
如果您在搜索了最近的相关新闻文章后仍然是一个怀疑论者的话,不用舍近求远,只要看看对于什么可能造成地球第六次大灭绝的描述就行了。
怀疑论正面临自掘坟墓的境地。
怀疑论者怀疑朝鲜官方正在囤积食品;做礼品篮分发到各地,到来年庆祝金日成百岁诞辰时拿出来装点摆设。

汉字详情

huái [huai]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MF
四角: 91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名词

(1) 胸口;怀抱里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英文翻译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yi]
部首: 524
笔画: 14
五笔: XTDH
仓颉: PKNIO
四角: 27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4) 迷惑,犹豫不定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5)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6) 迟疑;犹豫。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7) 疑忌;猜忌 。如:疑防(猜疑而防范);疑畏(猜疑畏惧)

(8) 猜度;估计

内有疑妻之妾。——《管子·君臣下》

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史记·李斯列传》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礼记·燕义》

(9) 又如:疑词(不确切的言词);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名词

(1) 疑问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则无疑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疑碍(疑问;问题);疑事(难以辨别的事);疑法(疑难案件)

(3) 惊恐;畏惧 。如:疑怖(疑惧;惶恐);疑沮(恐惧沮丧);疑(因惊疑而改容);疑骇(疑惧;惊骇);疑恶(畏惧厌恶)

(4) 怪异。引申为责怪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晋· 陶潜《饮酒》

(5) 又如:疑诟(责骂)

(6) 类似;好像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列子》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7) 又如:疑论(疑似的言论)

英文翻译

doubt, question, su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ni2 [陆丰腔] gni3 [东莞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 潮州话:g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其平聲開口三等ŋĭəngi/ngio
lùn,lún [lun]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OP
四角: 38712

详细解释

lún

名词

(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 另见 lùn

lùn

动词

(1) (形声。从言,仑( 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臣请论其故。——《史记·张仪传》

留连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与蒙论议。——《资治通鉴·汉纪》

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

十几人论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论道(讲论治国道术);论黄数黑(议论是非曲直);论冒(相当于八股文中的“破题”,有“开宗明义”之意)

(4) 思;思考

论之思之,至于再三。——《汉书·王莽传》

(5) 衡量;评定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闻言必熟论。——《吕氏春秋·慎行论》

(6) 又如:论功行赏

(7) 评论;辩析

相国论河套。——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8) 又

已而论河套。

(9) 又如:论思(论辩思虑);论理(论说道理);论口(争论;斗嘴)

(10) 判罪;判决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袁溥论 瑞。—— 清· 张廷玉《明史》

舒华论瑞迂。——《明史》

(11) 又如:论囚(判刑);论输(论其罪而罚其役)

(12) 考虑;顾及

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鲁迅《彷徨·祝福》

(13) 又如:论平(考虑公正平和)

(14) 较量

我与一百斤大刀,却与那先生论么?——《三国志平话》

(15) 控告,举报

那里有令史勾结强贼理,如今世上媳妇论丈夫的稀。——元· 李致远《还牢末》

(16) 凭借

想相如凭舌剑压 秦国,论胆量完璧而回,乃股肱忠烈之士。——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

(17) 说;陈述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论天下事。——《资治通鉴》

(18) 又

又不可论。

(19) 又如:相提并论;又当别论

(20) 按照,依照 。如:鸡蛋论斤卖;论件;论天;论月发工资;论功行赏;论万(成千上万)

(21) 研究

论世之事。(论,研究、探讨。)——《韩非子·五蠹》

(22) 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23) 通“抡”。选择

权节其用,论比协材。——《国语·齐语》

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

(24) 通“纶”。治理

云雷屯,君子以经论。——《易·屯》

屡陈时政,经论治体。——《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名词

(1) 主张;学说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

余不妄,独持迂论。——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相对论;原子论;方程论

(3) 议论文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一理者也。——《文心雕龙·论说》

(4) 又如:《六国论》;《过秦论》

(5) 通“伦”。伦理

於论鼓钟!——《诗·大雅·灵台》

(6) 姓

(7) 另见 lún

英文翻译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