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有罪

huái bì yǒu zuì [huai bi you zui]

词语释义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汉字详情

huái [huai]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MF
四角: 91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名词

(1) 胸口;怀抱里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英文翻译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bi]
部首: 527
笔画: 18
五笔: NKU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JMGI
四角: 7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动词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英文翻译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bi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ak7 [客英字典] biak7 [台湾四县腔] biak7 [宝安腔] biak7 [梅县腔] biak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 潮州话:b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必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pĭɛkpjek/piek
yǒu,yòu [you]
部首: 444
笔画: 6
五笔: D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yǒu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形容词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词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yòu

(1) 通“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yǒu

英文翻译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客英字典] ju3 ju1 jiu2 [沙头角腔] jeu1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1 jiu1 |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陆丰腔] jiu1 [客英字典] j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zuì [zu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DJD
五行:
仓颉: WLLMY
四角: 601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罪,捕鱼器——《字汇补》

动词

(1) 归罪于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英文翻译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沙头角腔] cui5 [东莞腔] cui3 [海陆丰腔] cui6 [陆丰腔] cui6 [宝安腔] cui3 [客英字典]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賄上聲合口一等zuaix/dzuojdzʰ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