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梦草

huái mèng cǎo [ huai meng cao]
繁体 懷夢草
注音 ㄏㄨㄞˊ ㄇㄥˋ ㄘㄠˇ

词语释义

神话传说中的草名。谓怀之可以梦见自己想梦见的人。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三:"种火之山,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东方朔)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李夫人。"

词语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草名。谓怀之可以梦见自己想梦见的人。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 种火之山 ,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 汉武帝 )思 李夫人 之容不可得, 朔 ( 东方朔 )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 李夫人 。”《红楼梦》第八九回:“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清 秋瑾 《挽故人陈阕生》诗:“无地可逢怀梦草,长歌聊以代《招魂》。”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中的草名。谓怀之可以梦见自己想梦见的人。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三:“种火之山,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 汉武帝 )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 朔 ( 东方朔 )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李夫人。”
《红楼梦》第八九回:“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诗:“无地可逢怀梦草,长歌聊以代《招魂》。”

怀梦草的网络释义

怀梦草 (典故)

  • 怀梦草,神话传说中的异草,据传怀之可以梦见自己想梦见的人。
  • 汉字详情

    huái [huai]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MF
    四角: 91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名词

    (1) 胸口;怀抱里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英文翻译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mèng [meng]
    部首: 337
    笔画: 11
    五笔: SS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NI
    四角: 44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动词

    (1) 做梦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英文翻译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方言集汇

    ◎ 粤语:mu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ng5

    宋本广韵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