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窃

tiǎn qiè [ tian qie]
繁体 忝竊
注音 ㄊ一ㄢˇ ㄑ一ㄝˋ

词语释义

1.谦言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2.对自己因幸运而拥有之某种名利或地位感到难以胜任的谦辞。

词语解释

  1. 谦言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晋 羊祜 《让开府表》:“且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 李 杜 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太尉 韦昭度 ,旧族名人,位非忝窃。”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 杜陵 消瘦,曾不减 夜郎 僝僽。”

引证解释

⒈ 谦言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晋羊祜《让开府表》:“且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
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太尉韦昭度,旧族名人,位非忝窃。”
清顾贞观《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

忝窃的国语词典

对自己因幸运而拥有之某种名利或地位感到难以胜任的谦辞。

忝窃的网络释义

忝窃

  • 忝窃,汉语词汇。
  • 拼音:tiǎn qiè
  • 谦言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 晋 羊祜 《让开府表》:“且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
  • 汉字详情

    tiǎn [tian]
    部首: 338
    笔画: 8
    五笔: GDNU
    五行:
    仓颉: HKP
    四角: 10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天声。本义:羞辱,愧对;辱)

    (2) 同本义

    忝,辱也。——《说文》

    无忝祖考。——《书·君牙》

    辟不辟,忝厥祖。——《书·太甲上》。传:“忝,辱也。”

    无忝尔所生。——《诗·小雅·小宛》

    二十忝科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有忝(有愧于;有辱)

    (4) 荣幸 ——用作谦词。

    (5) 如:忝列门墙;忝在知交

    (6) 同“腆”。挺起;凸出

    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忝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西游记》

    副词

    (1) 表示愧于进行某事 ——用作谦词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陈寿《三国志》

    (2) 又如:忝眷;忝居

    英文翻译

    disgraced; ashamed; self-depreca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ti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m3 [客英字典] tiam3 [台湾四县腔] tiam3 [梅县腔] tiam3 [宝安腔] tiam3 [客语拼音字汇] tiam3
    ◎ 潮州话:胎奄2(添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一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玷上聲開口四等tʰiemthemx/theem
    qiè [qie]
    部首: 523
    笔画: 9
    五笔: PWAV
    五行:
    仓颉: JCPSH
    四角: 3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2) 同本义

    窃,盗自穴中出曰窃。——《说文》

    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

    小臣窃。——《礼记·礼运》

    相窃妻妾。——《诗·桑中序》

    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书·微子》

    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

    (3) 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

    (4) 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论语·卫灵公》

    窃比于我老彭。

    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5) 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

    (6) 侵害;危害 。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

    代词

    (1) 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窃爱怜之。——《触詟说赵太后》

    (2) 又如:窃以为

    副词

    (1) 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

    窃自恕。——《战国策·赵策》

    窃爱怜之。

    窃以为媪。

    窃以为与君实游。——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又如:窃念(私下想念。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窃惟(私下思惟);窃比(谦词。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3) 偷偷地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名词

    (1) 盗贼

    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三国演义》

    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庄子》。成玄英疏:“窃,贼也。”

    (2) 又如:窃乞(盗贼和乞丐)

    英文翻译

    secretly, stealthily; steal; thief

    方言集汇

    ◎ 粤语:s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