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例

xún lì [ xun li]
注音 ㄒㄨㄣ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依照往例。

词语解释

  1. 依照往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 宋牧仲 尝言, 文康公 抚 遵化 日,苦旱,有司循例请禁屠沽。” 林学衡 《九日江亭同风持》诗:“破閒索共僧寮醉,循例穷秋合有诗。”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一天总督考课,省城官员循例奉陪。”

引证解释

⒈ 依照往例。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宋牧仲尝言, 文康公抚遵化日,苦旱,有司循例请禁屠沽。”
林学衡《九日江亭同风持》诗:“破閒索共僧寮醉,循例穷秋合有诗。”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一天总督考课,省城官员循例奉陪。”

循例的国语词典

依照惯例。

循例的网络释义

循例

  • 循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xún lì,释义为依照往例。
  • 循例造句

    保罗并非循例提出这个请求,而是要表示他深信祷告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有不少朋友已经看过了今天早上来自两队选手的精彩对决!但是循例还是要报一下早上的结果。
    我姓周,你叫我周队长就行了,这次多谢你们的帮忙,不过我们还要走一下程序,循例问一下,你们是怎么把汪雷制服的?
    升起篝火,林沐雨循例继续在周围巡视一番,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才进入了帐篷,与秦茵并肩入眠。
    我只是循例问问你,既然你没主动招惹他,那我就知道该如何和学校交代了。
    安锐先自我介绍,又指了指后面的族人,然后循例问了一下王也俩人的来历。
    一名警察手持一本记事本,循例问起小懿。
    但该公司没有声张,只是在网站上添加了相应的资料息,而没有循例召开新闻发布会。
    恰巧陆游正在循例请求罢免中,孝宗的诏书下来,准予还乡,无须入都面奏。
    回到眼前,因为以上的原因,费尔德原本也没太将剑齿之虎放在眼内,过来的时候心情轻松,循例而已。
    谁要杀你了,我不过是循例检查你们体内的力量变化罢了!
    官闲署冷,沉浮了十多年,磨炼得资格深透,又叠过着国家庆典,循例转升,倒也被他爬到个掌院学士。
    钟驰,听说你这次斜月谷一行收获很大,今天没有课,只是循例点名,点名之后,你要不要带我去吃点好的?
    然后工作人员循例写上“长沙理工”。
    要上架了,循例,就要写这么一篇感言,好比是领受最佳男主角大奖,可以展现自己宠辱不惊,视声名如粪土的情怀,又好似外交部发言人,扯几句不咸不淡的废话。
    和洪亮说好,一周以后再联系碰头,沈涛又循例打了个电话给彭仔。
    西人负欠华债,虽饶私蓄,循例报穷,便自逍遥事外。
    这是我天鼎宗的功法,循例交给你,我也知道你林家有家传功法,至于练不练你自己决定!
    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和技能,可以成为循例办公的人员,也可以被训练成为达致一定目的的专门技术人员。
    你多心了,这只是一份普通的调查表!循例而已!

    汉字详情

    xún [xun]
    部首: 303
    笔画: 12
    五笔: TR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HJU
    四角: 222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盾声。彳( chì),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顺着,沿着)

    (2) 同本义

    循,行顺也。——《说文》

    循道而趋。——《庄子·天道》

    循墙而走。——《庄子·列御寇》

    率循大下。——《书·顾命》

    五星循轨。——《淮南子·本经》

    循天者,与道游者也。——《淮南子·原道》

    循山而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循表而夜涉。——《吕氏春秋·察今》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聊斋志异·促织》

    循以入。——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循轨(依轨道而行);循箫(沿街叫卖的人)

    (4) 按照;依序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循例(依照常例);循名责实(按其名而求其实);循次(依次);循依(依照)

    (6) 遵循,仿效

    昏微循迹。——《楚辞·天问》。注:“循,遵也。”

    循绳墨而不颇。——屈原《离骚》

    无有作好,遵王之道。——《书·洪范》

    (7) 又如:循古(遵循古制);循道(遵循正道);循桡(遵行);循检(遵照规矩);循蹈(遵循)

    (8) 遵守

    卿大夫以循法为节。——《礼记·射义》

    大人作而弟子循。——《淮南子·汜论训》

    (9) 又如:循律(遵循法律、制度);循分(遵守本分)

    (10) 循环 ,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如:循环往复,循环无端

    (11) 通“巡”。巡视

    循行国邑。——《礼记·月令》

    循,巡也。——《珠丛》

    徼循长杨以东。——《汉书·东方朔传》。注:“行视也。”

    (12) 又如:循览(浏览)

    (13) 步行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战国策》

    拊循和辑。——《汉书·赵充国传》

    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

    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史记·晋世家》

    拊循和辑。——《汉书·赵充国传》

    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

    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史记·晋世家》

    (14) 又如:循步(行步,慢步)

    (15) 安抚

    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战国策》

    (16) 又如:循拊(安抚;抚慰);循抚(安抚)

    (17) 寻找 。如:循本(寻求其本源);循揣(寻思);循咀(寻味)

    (18) 考察;检查;省察 。如:循省;循察(省察);循行(巡视)

    (19) 通“揗”。抚慰;摩;抚摩

    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荀子·哀公》

    循石,非彼无石。——《公孙龙子·坚白论》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列子·天瑞》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汉书·李陵传》

    (20) 又如:循玩(抚摩赏玩)

    形容词

    (1) 良,善,好 。如:循声(治绩;声誉);循顺(善良驯顺);循雅(温顺文雅)

    (2) 恭谨

    臣以济循事王,王能亡燕…——《战国策》

    英文翻译

    obey, comply with, follow

    方言集汇

    ◎ 粤语:ceo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cun2 [梅县腔] sun2 [海陆丰腔] sun2 cun2 [陆丰腔] sun3 [东莞腔] c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宝安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遵平聲合口三等zsyn/szvinzĭuĕn
    [l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Q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MN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 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2)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名词

    (1)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3)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4)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例;实例

    (5) 规定;规则;条例

    故例。——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开例;禁例;老例(旧规矩;旧习惯)

    英文翻译

    precedent, example; regu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lĭɛilied/li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