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戎

yù róng [ yu rong]
注音 ㄩˋ ㄖㄨㄥˊ

词语释义

1.驾御军车。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 2.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

词语解释

  1. 驾御军车。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

    《左传·桓公三年》:“ 韩万 御戎, 梁弘 为右。”《左传·成公十八年》:“ 弁纠 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 杨伯峻 注:“御戎统率诸御。御戎为驾御国君戎车之御,诸御则驾一般兵车之御。”《国语·晋语三》:“以 家僕徒 为右, 步扬 御戎。” 韦昭 注:“御戎,御公戎车也。”

  2. 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北齐书·高叡传》:“帝亲御戎,六军进止皆令取 叡 节度。”

引证解释

⒈ 驾御军车。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

《左传·桓公三年》:“韩万御戎, 梁弘为右。”
《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
杨伯峻注:“御戎统率诸御。御戎为驾御国君戎车之御,诸御则驾一般兵车之御。”
《国语·晋语三》:“以家僕徒为右, 步扬御戎。”
韦昭注:“御戎,御公戎车也。”

⒉ 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
《北齐书·高叡传》:“帝亲御戎,六军进止皆令取叡节度。”

御戎的网络释义

御戎

  • 官名。为天子、诸侯驾御戎车(兵车)。或简称“御”。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03
    笔画: 12
    五笔: TRH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OML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不可以御蓬。——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驾临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名词

    (1) 驾驶车马的人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 庄贾杀以降 秦。——《史记》

    (2) 车和马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 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出御便殿。——清· 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动词

    (1) 息止;禁止;阻止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英文翻译

    drive, ride; chariot;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ng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5 [海陆丰腔] ngi6 [梅县腔] ngi5 ham2 [宝安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yi4 [台湾四县腔] ngi5 [陆丰腔] gni6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ghe6(gŭr) ghe7(gū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倨去聲開口三等ŋĭongioh/ngivh
    róng [ro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AD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J
    四角: 53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2) 同本义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3)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4) 兵车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元戎(大战车);戎御(兵车的驾御者);戎轸(兵车);戎轩(兵车);戎路(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

    (6) 军队

    戎右少师。——《左传·桓公七年》。注;“军右也。”

    以脩我戎。——《诗·大雅·常武》

    (7) 又如:投笔从戎;戎士(将士;兵士);戎级(军职);戎帅(军队的统帅);戎重(军事重任);戎威(军威);戎柄(军权);戎门(军门);戎政(军政);戎戍(行伍,军队);戎略(军事谋略);戎寄(军事任务);戎兵(军服和兵器)

    (8) 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

    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

    (9) 又如:戎舰(战船);戎烬(遭受战火的破坏);戎缮(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戎场(战场);戎戒(战备);戎捷(战利品)

    (10) 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骑(戎族的军队);戎羯(戎和羯);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名族的蔑称)

    (12) 兵士

    必有女戎。——《国语·晋语》

    (13) 又如:戎卫(禁卫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权);戎经(兵书);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书);戎号(武官品级);戎禁(禁卫)

    (14) 敌寇

    戎者,兵也。…引申之,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王国维《观堂集林》

    (15) 古国名 。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

    公会戎于 潜。——《春秋》

    (16) 姓

    动词

    (1) 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礼记·檀弓》

    (2) 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图);戎首(攻伐的谋主)

    (3) 拔除

    戎,拔也。——《方言》

    (4) 假借为“从”。相助

    形容词

    (1) 假借为“崇”。大

    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

    (2) 又如:戎功(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众);戎疾(大害,大难)

    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英文翻译

    arms, armaments; military affair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海陆丰腔] r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宝安腔] jung2
    ◎ 潮州话:rong5(jông) [揭阳、潮阳]riong5(ji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融東三平聲開口三等njung/rungnʑĭ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