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

xú lái [ xu lai]
注音 ㄒㄨˊ ㄌㄞˊ

词语释义

徐来 xúlái

(1) 风 轻缓吹来

清风徐来
gently blow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gently blows] [风] 轻缓吹来清风徐来 徐来(1909—1973),出生于上海,原名徐小妹,又名徐洁凤,小时候家贫,13岁就进入闸北一家英商蛋厂打工。后来家境转好,她入学读书。在学校里,成绩一般,却喜欢上歌舞,她18岁时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科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舞团,奔走于平津宁汉等大城市,曾随团到南洋一带演出,美貌与机灵仍吸引了许多观众。1933年,徐来在明星影业公司主演了影片《残春》,一炮走红。徐来于抗战前嫁给国民政府军委会中将参议唐生明。1940年,她和女助手张素贞(军统女特务)随同被秘密派往南京打入汪伪政府内部卧底并收集情报,随丈夫唐生明常住在南京和上海。

徐来的网络释义

徐来 (民国时期电影明星)

  • 徐来(1909—1973),出生于上海,原名徐小妹,又名徐洁凤,小时候家贫,13岁就进入闸北一家英商蛋厂打工。后来家境转好,她入学读书。在学校里,成绩一般,却喜欢上歌舞,她18岁时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科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舞团,奔走于平津宁汉等大城市,曾随团到南洋一带演出,美貌与机灵仍吸引了许多观众。1933年,徐来在明星影业公司主演了影片《残春》,一炮走红。徐来于抗战前嫁给国民政府军委会中将参议唐生明。1940年,她和女助手张素贞(军统女特务)随同被秘密派往南京打入汪伪政府内部卧底并收集情报,随丈夫唐生明常住在南京和上海。
  • 徐来造句

    清风徐来,挟带着阵阵香甜的果香。
    小河边的柳树下,拴着一只小船,周围静悄悄的,清风徐来,小河泛起阵阵涟漪,这一切,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
    午后,周宣趿着木屐在内院槐荫下乘凉,酒后微醺,微风徐来,很是惬意。
    金风徐来拂阶庭,明月无价人有情。对酒吟诗盛世景,轻歌曼舞到天明。国泰民安庆升平,家和人旺万事兴。国庆吉时福祚长,唯愿祥瑞伴君行。
    盛夏,清风徐来,月升东山。老槐树上虽然没有小喜鹊,但知了却不停地名叫着,鱼塘里蛙声大作,动物的叫声编织了一首新的交响曲。
    关前有一片坪地青草如茵,山风徐来,沁人心肺。
    秋风徐徐来,重阳悄悄到,登高远眺,畅饮美酒,遍插茱萸,赏花赏月,赏人间乐,品酒品诗,品人间情,节日到,这是来自远方的问候,节日快乐。
    静界瑜伽里温馨而舒适的环境氛围,总能抚平心境,清洁、安静、舒适,充满自然的气息,每当轻风徐来,更让人精神觉爽。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大暑时节气温高,防暑工作要做好。凡事静心都看开,不焦不燥多自在。清风吹拂徐徐来,带走灼热添凉快。祝福深深情不改,愿友大暑乐开怀。
    一个人若走起路来不疾不徐,行礼进退又自然合度,那就犹如清风徐来,举手投足间,自见清凉意态。好一个玉树临风轻扬,多麽儒雅!
    当轻风徐来,建筑外的万千“触须”随风摇曳,整个建筑好似在轻轻飘动,宛若一朵绽放的蒲公英在轻风中吟唱。
    以前曾是众人仰慕的大明星,这时为了民族大义身陷敌巢,敢于舍身掩护唐生明,徐来之所为是十分让人钦佩的。
    清风徐徐来,思念在摇摆,秋月高高挂,牵挂满心怀,秋实累累悬,陈年记忆翻,入秋了,朋友可好,愿你在远方一切平安,快快乐乐,万事如意。
    一日,来到崂山太清宫处,但见山清水秀,石奇草异,浩瀚大海,一碧万顷,清风徐来,花香鸟鸣,大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悦心境。
    夏季三伏,初伏来伏,天气湿闷,心情燥浮,短信简短,情谊不简,心甚想念,无日不减,清风徐来,先凉你心,雨露明澈,先润你身,知了欢鸣,先畅你心,我心祝福,福遍你身。
    寒塘鹤影思幽静,大暑天里绪飘远。雨打残荷滴点点,半卷古书凭花伞。书童捧来茶半盏,凉风徐来悲画扇。漂泊江湖意疏懒,每天偷得半日闲!大暑到,作歪诗赠友,祝清凉一夏!
    不论是春风柔柔,还是春雨绵绵;不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雾霾弥漫;不论是花开花谢,还是月缺月圆。每一个日子,白天阳光传思念,夜晚月亮送祝愿;春风徐来心放松,云朵飘飘祝福到;无时无刻心惦念,遥寄祝福送平安。愿亲爱的朋友,健康快乐,事事如意。
    小雪徐徐来临,请站在温暖的窗户后面,看快乐雪花轻舞,好运薄雾弥漫,洁白大地铺满无边的幸福,而我的思念,从雪地上走过,带给你最美的祝福。
    那金黄的油菜,一方方,一块块,似海洋里涌出的一座座小金山,又像是一条条金黄的地毯,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光彩。清风徐来,浓郁的油菜花香,沁人心脾,我都快要被熏酥了。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03
    笔画: 10
    五笔: T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OOMD
    四角: 28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2)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3)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形容词

    (1)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2)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3)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4)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5)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英文翻译

    slowly, quietly, calmly; composed, digni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2 [客英字典] ci2 [台湾四县腔] ci2 [梅县腔] ci2 [陆丰腔] ci3 [沙头角腔] ci2 [东莞腔] ci2 [海陆丰腔] ci2 [宝安腔] ci2
    ◎ 潮州话:cu5(tshû) 〈姓〉ce5(tsh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魚平聲開口三等zsio/szivzĭo
    lái [la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GOI
    五行:
    仓颉: DT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 同本义

    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说文》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段注:“ 武王渡 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涘以燎。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殻俱来,此谓遗我来牟。”

    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疏:“叹其受麦瑞而得丰年也。”

    (3) 又如: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

    (4) 未来,将来

    来日方长。——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来代(后代;后世);来辰(来早。明天早晨);来兹(来年;将来);来哲(后世贤智之人);来轸(后来的车,比喻后来的人或物)

    (6) 姓

    动词

    (1) 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来,至也。——《尔雅》。朱骏声曰:“往來之來正字是麥,菽麥之麥,正字是來。三代以还,承用互易,如苑宛、童僮、酢醋、穜種之比。 许君未经订正,故沿伪至今。”

    憧憧往来。——《易·咸》

    我行不来。——《诗·小雅·采薇》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然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往昔初阳时,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来寇(敌人来犯);来至(来到);来突(突然而来)

    (3) 归,回来,返回

    萃聚而升不来也。——《易·杂卦》。注:“还也。”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左传·文公七年》

    (4) 又如:来家(回到家里来);来三去四(来来去去);来还(归来,回来);来宁(归宁。女子回娘家省亲);来归(回来;归来);来舍(回归而有所定止)

    (5) 归服;归顺

    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6) 又如:来服(前来顺服)

    (7) 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8) 又如:来致(招致,招来)

    (9) 加入 中 。如:你来不来?

    (10) 让不受约束、干扰地满足 。如:来五斤;来两盘

    (11) 意想不到地或突然地发生、出现 。如:问题一来就马上解决

    (12) 产生;开始;发生 。如:来路(来历;来源);来历(来由;原委);来情(情由);来情去意(来去的情由与意向);来方(来源);来龙(风水先生称主山为来龙。即龙脉的来源)

    (13) 追溯来源、血统或起源 。如:来方(来源,进项);来煞(来劲;出息)

    (14) 相当于做 。如:来不得

    (15) 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是目的。如:你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呀?

    (16) 用在动词后,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如:看来容易;说来话长

    (17) 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件事。如:我来画;大家都来唱歌

    (18) 〈方〉∶在 。如:来里(在这里或在那里);来哚(在);来浪(在那里)

    (19) 表示动作的趋向

    将子头与剑来。——晋· 干宝《搜神记》

    闻来垂钓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难》

    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来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长铗归来者。——《战国策·齐策四》

    (20) 假借为“釐”( )。赐予

    来女孝孙。——《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来,读曰釐;赐也”

    (21) 假借为“赉”。赐予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诗·小雅·大东》。高亨注:“来,借为赉。”

    代词

    (1) 你的;你们的 。用于通信的回复中。如:来信收到;来电收到

    (2) 这

    俺哥哥传将令三四番,可怎生无一个承头的?来一个燕青将面劈,那一个 杨志头低。—— 元·佚名《黄花峪 》

    助词

    (1) 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在数量上接近精确 。如:两米来高

    (3) 用在数量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大约 。如:二十来个

    (4) 从头到尾过去地 。如:两千年来;来日(往日;过去的日子);来日大难(本指往日艰难。后亦用以指前途困难重重)

    (5) 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吾数年来欲买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数百年来。——唐《柳河东集》

    去来江口守空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卖炭翁》

    (6) 又如:来古(自古以来);来来(以来);来缘(指来生的因缘);别来无恙乎?

    (7) 用在数词后,表示列举的原因或理由。如: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

    (1) 用于句尾,相当于“咧”

    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怎么嘱咐来!——《红楼梦》

    英文翻译

    come, coming; return, ret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lo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i2
    ◎ 潮州话:la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