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宅

xú zhái [ xu zhai]
注音 ㄒㄨˊ ㄓㄞˊ

词语释义

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

词语解释

  1. 古代 徐 戎所居之地,指 徐国 。在今 淮河 中下游,即 江苏 西北部和 安徽 东北部一带。

    《诗·鲁颂·閟宫》:“保有 鳧 绎 ,遂荒 徐 宅。” 朱熹 集传:“宅,居也,谓 徐国 也。” 高亨 注:“ 徐 夷旧居之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

《诗·鲁颂·閟宫》:“保有鳧绎,遂荒徐宅。”
朱熹集传:“宅,居也,谓徐国也。”
高亨注:“徐夷旧居之地。”

徐宅的网络释义

徐宅

  • 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山东郯城一带。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周初,以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公元前512年,徐国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03
    笔画: 10
    五笔: T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OOMD
    四角: 28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2)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3)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形容词

    (1)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2)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3)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4)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5)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英文翻译

    slowly, quietly, calmly; composed, digni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2 [客英字典] ci2 [台湾四县腔] ci2 [梅县腔] ci2 [陆丰腔] ci3 [沙头角腔] ci2 [东莞腔] ci2 [海陆丰腔] ci2 [宝安腔] ci2
    ◎ 潮州话:cu5(tshû) 〈姓〉ce5(tsh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魚平聲開口三等zsio/szivzĭo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HPTA

    英文翻译

    residence, dwelling, home; grave

    徐宅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