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魁
词语释义
引证解释
⒈ 高大貌。律,通“垒”。
引《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偓促谈於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閒。”
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下·楚辞》:“今案律魁,犹魁垒也。垒、律声相近……律魁皆高大之意。”
律魁的国语词典
精通法律的贤才智者。
律魁的网络释义
律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聿( )声。本义:法律;法令)(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词
(1) 约束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容词
(1)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斗,鬼声。“斗”,长柄酒勺。本义:汤勺,调羹。长柄大头)
(2) 同本义
魁,羹抖也。——《说文》
授以魁柄。——《汉书·梅福传》
太子洗马荀子骥家中以龙铜魁作食欻鸣。—— 晋· 郭璞《易洞林》
(3) 古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星,一说为北斗第一星
平旦建者魁。——《汉书·天文志》
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边上面,杓在上,魁在下。——《老残游记》
(4) 又如:魁星(即“奎宿”,原为二十八宿之一。后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魁杓(指北斗星);魁冈(河魁星与天冈星的合称);魁罡(河魁星与天罡星的合称);魁冈(北斗星的斗魁、天冈二星);魁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和第五星)
(5) 首领,领头人
诸公之间陈遵为雄,闾里之侠 原涉为魁。——《汉书·游侠传》。又如:罪魁祸首;盗魁;魁柄(比喻朝廷的大权;借喻宰相之位);魁帅(领袖,首领);魁杰(首领人物)
(6) 小丘
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 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国语》
(7) 又如:魁陵(小土丘);魁父(小丘)
形容词
(1) 居首位,第一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吕氏春秋》
(2) 又如:魁甲(古代科举考试,称进士第一名为魁甲);魁解(“明”“清”乡试称解试,中式的举人第一名称魁解,也称解元);魁选(选中第一名。即首选);魁品(高档的品级)
(3) 高大,壮伟
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渺小丈夫耳。——《史记·孟尝君列传》
(4) 又如:魁峨(魁伟);魁肥(魁梧高大;体躯肥胖);魁堆(高突的样子);魁杰(形容身体雄伟高大。同魁伟)
(5) 杰出不凡 。如:魁士(卓然特出的人。即硕士);魁奇(杰出不同凡俗);魁彦(杰出人才);魁特(超群之人);魁儒(大学问家);魁闳(气量宏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i2 [客英字典] kwui2 [客语拼音字汇] kui2 [梅县腔] kwi2 [宝安腔] kui2 [陆丰腔] kui3 [东莞腔] foi1 [台湾四县腔] k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恢 | 苦回 | 溪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kʰuɒi | khuai/qu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