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条

lǜ tiáo [lü tiao]
繁体 律條
注音 ㄌㄩˋ ㄊ一ㄠˊ

词语释义

律条 lǜtiáo

(1) 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

触犯律条
legal articles

(2) 泛指准则;法则

做人的律条
norm

引证解释

⒈ 法律条文。

明焦竑《玉堂丛语·纂修》:“﹝洪武﹞二十二年八月,更定《大明律》,初命本院同刑部官将比年律条参考折衷,以类编附,曰名例律,附於断狱下。”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张班长看见赵玉林被韩老六吓唬住了,帮他说道:‘你犯的律条可多哩。’”

⒉ 引申指一般的规则或守则。

魏巍《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给自己订出这样一个有力的律条。”

⒊ 法则;规律。

郭小川《秋歌》之三:“只因为我呀,必须遵守大自然的律条。”

律条的国语词典

法规、戒令。

律条的网络释义

律条

  • 律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ǜtiáo,是指法律条文;有制约作用的条文;也泛指准则;法则。
  • 律条造句

    "大纲"可用于规范,法律条款,产品计划,演讲稿,电影剧本,通信录,日记,讨论组,聊天系统和小说等"大纲处理器"是指使用户能读,写,识别"大纲"结构的程序一些示例文档播放列表,规范,演讲稿。
    但我们同样要注意到,如果没有监控等直接证据,即使有法律条文,还是是非莫辨。
    孙教授认为,对于法律条文的认识,千万不能死搬教条,而应该根据立法精神对法律条文加以理解。
    而土壤则极易传播大豆疫病菌、马铃薯金线虫、猪丹毒杆菌等多种动植物的病原生物,我国相关法律条例将土壤和部分植物种苗列为禁止进境物。
    苏州市中院将遗产分割与子女尽此孝心的情况挂钩,无疑是将这一法律条款付诸司法实践的有益尝试,其引导与倒逼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警示意义不言而喻。
    共同条令,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人们习惯把它称为“三大”条令。
    特委将在决定有关各项法律条款的立场后转达给法务部,法务部则会在此基础上反映民意,最终敲锭修订草案。
    这样的要求对于保护主机的严格律条来讲显然不合时宜。
    掌门,长风违抗本门‘铁羽令’已成事实,如不按柳家律条拿办,如何服众?
    尽管有几个法律议案被接受并予以考虑,没有一个议案被通过或形成法律条文。
    中国软件测试中心副主任高志阳表示,解决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最有效办法便是制定清晰的法律条文,规定明确的惩罚措施。
    往后推一个月,哥伦比亚高级法院发布了类似的法律条令。
    我是英文盲,从那文章的段落结构看,不像是表格或技术法律条文,倒像论文小说的形状,猜想她不是作家就是专业技术人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陪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取经”,要学会上级领导和上级信仿办是如何适用法律条款的方法,这才是关键。
    你们又不是官府衙门,抱着律条禁例作威,怎可随便加人以罪呢?
    私营部门在有关法律作出修改后开始纷纷对电力部门进行投资。早先的法律条文不允许他们直接对消费者供电。
    我们已经有太多法律条文和规定了,但是知法犯法的情况还是屡禁不止,所以我认为核心问题是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的制定。
    法律条款还是自律准则《旅游法》即将出台,额首称庆!旅游这么多年,管理无法可依,日复一日的争执不断,投诉年年一样。
    在这样的法律条文下,如果你的狗狗被发现脱离牵引带,你将会被罚款。
    凡违反法律条令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概莫能外。

    汉字详情

    [lv]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v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聿( )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词

    (1) 约束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容词

    (1)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tiáo [tiao]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TSU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D
    四角: 2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攸( yōu)声。本义:小枝)

    (2) 同本义

    条,小枝 也。——《说文》

    桑柳丑条。——《尔雅》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陶潜《联句》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如:条枚(枝干);条枝(树枝);条柯(枝条);条修叶贯(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条叶(枝叶。比喻分支;支派);条蔓(枝蔓);条干(枝干)

    (4) 泛指一般长条形的物体

    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中。——北周· 庾信《七夕赋》

    (5) 又如:长条巨幅;口条(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发条;肋条;齿条;苗条;炉条;毡条;通条;辐条;布条

    (6) 条款;项目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战国策·秦策》

    (7) 又如:条会(条目大纲);条领(条目要领);条汇(条目类别);条秩(条目次第)

    (8) 条理;次序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

    (9) 如:有条不紊

    (10) 姓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2) 如:一条街(路、公路、铁路);一条河(江、沟、渠、小溪);一条山脉;一条裤子(裙子);两条绳子(带子、鞭子、电线);在纸上画了三条线;几条口袋(麻袋);一条床单(毯子、被子、被面、被里)

    (3) 引申用于人体。

    (4) 如:一条人命;一条好嗓子;要跟群众一条心,不要两条心

    (5)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6) 如:一条计策(妙计);一条正确路线;两条意见(建议);十条罪状;只有一条出路;这一版共有九条新闻(消息)

    形容词

    (1) 长方形的 。

    (2) 如:条几(长方形的几案);条子(长方形的纸张;便条);条石;条桌;条褥;条柜;条凳

    (3) 长条形的 。

    (4) 如:条扇(裱糊后挂起来的画轴);条印;条田;条盆;条纹;条幅

    副词

    (1) 逐条地。逐项地 。

    (2) 如:条分节解(逐条逐节分析);条析(逐条辨析);条呈(分条陈述的呈文);条比(分项排列);条正(逐条订正);条疏,条奏(逐条上奏)

    动词

    (1) 分列条款、条目

    其余事况,条写如后。——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2) 又如:条写(分条书写);条晰(分条叙明);条具(分条开列);条述(分条叙述);条列(分条列举);条白(分条陈明)

    (3) 通达

    声气远条。——《汉书·礼乐志》

    英文翻译

    clause, condition; string, str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i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2

    宋本广韵

    律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