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令

lǜ lìng [lü ling]
注音 ㄌㄩˋ ㄌ一ㄥˋ

词语释义

律令 lǜlìng

(1) 律度法令;法规

laws and decrees;command;order

引证解释

⒈ 法令。

《史记·孝文本纪》:“请奉詔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明焦竑《玉堂丛语·纂修》:“律令者,治天下之法也,令以教之於先,律以齐之於后。”
严复《吴芝瑛传》:“且朝廷律令,固无不许掩瘞罪骸明文。”

⒉ 指一般的法则、规律。

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惟以此奉答。所谓乎、歟、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
廖仲恺《革命派与反革命派》:“原来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如陈炯明之反动与冯自由之捣乱,便是这条定律下的例证。”

⒊ 道教称迅速善走的神。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律令是雷边捷鬼,学者岂不知之,此鬼善走,与雷相疾速,故云如此鬼之疾走也。”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又飞符一道,差那律令大神,逕到雷神处投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雷部鬼律令行最疾,何不遣取?”

律令的国语词典

法律条令。

律令的网络释义

律令

  • 法令。《史记·孝文本纪》:“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 律令造句

    惠帝四年,下令省减律令,废除“挟书律”。
    天法清清,地法灵灵,阴阳结精,水灵显形,灵光水摄,通天达地,法法奉行,阴阳法镜,真形速现,速现真形,吾奉三茅真君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陈平原《学者应拒绝曲学阿世》一文写道保持学者良知,是治学第一律令,学者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要不卑不亢,好话歹话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雷号令,驱邪镇妖,天兵神将,速速降临,急急如律令。
    米里哀先生到任以后,人们就照将主教列在仅次于元帅地位的律令所规定的仪节,把他安顿在主教院里。
    火烧四方物,灭却八方神,急急如律令,敕!
    看来这伙人犯得可是滔天大罪,骨律令牌竟然震慑不了邬桑等人,这如何是好?律令造句。
    而私相杀人之风的积弊,两度提出驳议夫《轻侮》之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
    新年开运:急急如律令!除夕到了,祝你乐观向上,勇当幸福先锋!祝你微笑进取,所有梦想成真!祝你万事如意,蛇年鸿福吉祥!转发大吉!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
    常修律令,笔削不停,并以彩画五级木坛,自随以事道。
    客观主义哲学也站在道德绝对主义立场上,认为道德律令,与自然规律一样是内在于宇宙之中的。
    天尊符咒,普告灵缇,腾龙传迎,彻遍幽冥,穷兽至缚,清净虚无,此日遣汝,犹如帝令,急急如律令!!!
    穴穴如来!穴穴空,鬼神指引南北西东!急急如律令!
    禹王灭道,令我出行,四纵五横,六丁六甲,撞我者伤,逆我者死,九天玄女急急如律令!
    再又从陈球学习了《律令》,而后,又游学各地,于幽、并、兖、豫各地,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
    老王爷韩世忠为大宋付出了一切,韩家四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按朝廷律令以功赎罪的话,如此功勋换韩节一条命,也早就足够了。
    好极,好极,你说得不错,老夫是触犯了朝庭的律令,理应拿办,龙门少爷,你来啊,将我锁上,拿去领赏呀,哈哈!
    居收五雷神将,令下一声,诸妖现形!急急如律令!
    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

    汉字详情

    [lv]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v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聿( )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词

    (1) 约束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容词

    (1)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líng,lǐng,lìng [ling]
    部首: 220
    笔画: 5
    五笔: WYC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NI
    四角: 80302

    详细解释

    líng

    动词

    (1) 听从。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2) 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另见 lǐnglìng

    lǐng

    量词

    (1) 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500张为一令。

    (2) 另见 líng;lìng

    lì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令,发号也。——《说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

    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

    乃下令。——《战国策·齐策》

    (3) 又

    令初下。

    令所过毋供张。——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

    (5) 通“命”。命名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

    (6) 使,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史记》

    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

    令人丧气若此。

    (8)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

    名词

    (1) 命令;法令

    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

    (2)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

    (3) 时令,季节

    群葩当令时。——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

    (5) 逮捕状,没收状 。如:搜查令;扣押令

    (6)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

    (7)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

    (8)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

    (9)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张炎《词源·令曲》

    (10) 官名

    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

    (11)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12)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海令为母寿。—— 清· 张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守令皆不在。——《史记·陈涉世家》

    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

    (14) 名声

    饰小语以干县(悬)令。——《庄子》

    (15) 通“鸰”。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

    形容词

    (1) 美善

    巧言令色。——《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世说新语·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

    (3) 吉祥,吉利 。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

    (4)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有此令郎君。

    (6)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

    连词

    (1) 假使,假设

    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

    (2) 另见 líng;lǐng

    英文翻译

    command, order; 'commandant', magistrate; allow,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lim1 ling4 l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n6 lin2 lin3 [东莞腔] lin5 [沙头角腔] lin5 [陆丰腔] lin6 [梅县腔] lin5 [台湾四县腔] lin5 lin2 lin3 [客英字典] lin5 [宝安腔] lin5 |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lienl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