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

cǎi táo [ cai tao]
注音 ㄘㄞˇ ㄊㄠ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彩陶 cǎitáo

(1) 一种有彩色花纹的古代陶器

彩陶文化
ancient painted pottery

词语解释

  1. 带有彩绘花纹的古代陶器。凡有两种:一为烧制前绘上,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另一种是烧成后再作彩绘。通常所谓“彩陶”,多指前者。

引证解释

⒈ 带有彩绘花纹的古代陶器。凡有两种:一为烧制前绘上,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另一种是烧成后再作彩绘。通常所谓“彩陶”,多指前者。

彩陶的国语词典

我国新石器时代所制作的陶器。表面绘有彩色的图案。最早出土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彩陶的网络释义

彩陶

  •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 彩陶造句

    彩陶片汇成了一条河,青杨树却还很细嫩。
    后来学术界通称为马家窑文化,这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鼎盛时期。
    由彩陶黑与白的色彩组合,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知白守黑理念。
    本文在梳理相关“华夏文明起源”学术论述的基础上,以甘肃彩陶文化为视角,认为甘肃彩陶承载着华夏文明起源的诸多因素,值得学术界重视。
    考古新发现验证中国境内彩陶文化不断西进。
    考古工作者认为,这种彩陶图案,很有可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习俗中黥面文身的反映。
    表示罗布泊未缺席彩陶文化。
    该研究会的成立,将为深度挖掘临夏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宣传临夏丰富的彩陶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平台。
    从原始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到兽骨龟甲上的卜辞书契,书法艺术美的历程由此起步。
    柳湾彩陶位于哪里?发现于什么时间?有什么发掘成果?
    既然我该循路前去迎你,请让我们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定居,我会学着在甲骨上卜凶吉,并且把爱与信仰都烧进,有着水纹云纹的彩陶里。
    夹江造纸博物馆围墙高大,院子宽敞,在第一展厅有造字前记事所用的记事绳、更有在夹江出土的西汉彩陶,还有秦量、曹全杯、泰山石刻等。
    出土文物中的马,主要有赫章可乐汉墓出土的汉代陶车马砖,遵义雷水堰杨辉墓出土的明代彩陶骑马俑,兴义万屯和兴仁交乐汉墓出土的铜车马。
    从老火车站北侧的斜坡下来的阳明眼科医院,就是原来的彩陶厂烧制车间,烧窑的师傅三班倒轮班,日夜劳作。
    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一些花纹用肉眼就能看出用毛笔画花纹的笔锋,这就说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毛笔了。
    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
    黄河流域彩陶以仰韶和马家窑文化最为突出。
    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最具代表的纹样。
    走进岷县山川,能感受到“彩陶之乡”、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等多处文化遗址,与传统洮砚、彩陶工艺文明一脉相承。
    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

    汉字详情

    cǎi [cai]
    部首: 326
    笔画: 11
    五笔: ES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BDHHH
    四角: 229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彡( 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2) 同本义

    延之与 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宋书·颜延之传》

    (3) 彩色的丝织品。又作“綵”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彩仗(彩饰的仪仗);剪彩;张灯结彩

    (5) 指某些赌博、竞赛等赢得的财物

    大博争雄好彩来,全盘一掷万人开。———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

    (6) 又如:彩战(指博戏争胜);中彩;得彩;彩品(竞赛的奖品)

    (7) 光彩,光泽 。如:彩线(比喻带有脸上脂粉的眼泪);彩绚(绚丽多彩)

    (8) 负伤流血 。如:挂彩

    (1) 彩色,各种颜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2) 又如:五彩;彩章(彩色涂饰);彩错(色彩交错);彩服

    (3) 得好运

    且休提这恩德无涯,单则是子母团圆,大古里彩。——元· 关汉卿《蝴蝶梦》

    (4) 又如:彩气(吉利的兆头);彩头(好运道的预兆;又指竞赛赢得的奖品)

    英文翻译

    hue, color; variegated colors

    方言集汇

    ◎ 粤语:co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i3 [沙头角腔] cai3 coi3 [梅县腔] cai3 [海陆丰腔] cai3 [客语拼音字汇] cai3 coi3 [东莞腔] cai3 [陆丰腔] cai3 [台湾四县腔] cai3 [宝安腔] cai3
    ◎ 潮州话:c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倉宰上聲開口一等tsʰɒichaix/coj
    táo,yáo [tao,yao]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BQRM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LPOU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áo

    名词

    (1) (形声。从阜,匋( táo)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2)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 陶丘北, 陶丘有 尧城,尧尝所居,故 尧号 陶唐氏。——《说文》

    (3)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4)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

    (5)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

    (6) 烧制陶器的匠人 。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

    (7) 姓

    动词

    (1) 制作瓦器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

    (2)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

    (3) 陶冶,化育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4)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5) 烤灼,炎炽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

    (6) 除去 。如:陶洗(革除;涤除)

    (7) 毁谤 。如:陶诞(毁谤夸诞)

    形容词

    (1) 快乐

    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

    yáo

    名词

    (1) 通“窑”。窑灶

    《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2) 另见 táo

    英文翻译

    pottery, ceramics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u2 to2 rau2 [客英字典] jau2 tau2 [沙头角腔] tau2 [梅县腔] tau2 jau2 [东莞腔] tau2 [台湾四县腔] tau2 to2 jeu2 j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陆丰腔] jau3 to3 [宝安腔] tau2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euj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