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如彗星扫过。多形容兵锋迅猛,歼除无余。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黠戛斯 潜师彗扫,穹庐瓦解,种族尽膏於原野,区落遂至於荆榛。”
引证解释
⒈ 谓如彗星扫过。多形容兵锋迅猛,歼除无余。
引汉班固《封燕然山铭》:“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唐吕温《道州观野火》诗:“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
唐李德裕《讨回鹘制》:“黠戛斯潜师彗扫,穹庐瓦解,种族尽膏於原野,区落遂至於荆榛。”
彗扫的网络释义
彗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象扫竹之形,本是象形字。小篆增加“又”(手),构成了会意字。本义:扫帚)
(2) 同本义
彗,埽竹也。——《说文》
国中以策彗卹勿驱。——《礼记·曲礼》
拥彗先驱。——《史记·孟荀传》
忽若彗泛画涂。——《汉书·王褒传》
太公拥彗。——《汉书·高帝纪》
(3) 又如:彗汜画涂(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
(4) 彗星的简称
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左传·昭公十七年》
彗星者,天之旗也。——《河图帝通纪》
(5) 又如:彗光(彗星的光束);彗孛(彗星和孛星);彗孛干犯(彗星侵犯);彗勃(即彗孛。彗星和孛星)
动词
(1) 扫;拂
戈铤彗云。——班固《东都赋》
(2) 在阳光下曝晒
日中不彗,是谓失时。——《六韬》
形容词
聪慧的。通“慧”
淮南王有女 陵,彗有口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5 sui5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梅县腔] sui5 [台湾四县腔] fi5 sui5 [宝安腔] fui5 sui5 [海陆丰腔] fui6 su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遂 | 徐醉 | 邪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zwi | zsyih/szvih |
详细解释
sǎo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 同本义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唐风·山有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 杜甫《客至》
(3) 又如:扫径(清洁路径);扫尘(扫去尘垢;比喻扫荡残敌,平定乱事);扫脑儿(秃子);扫道(踩出来的路);扫桃(扫面子);扫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 掠过
千骑飚扫,万乘雷奔。——李白《大猎赋》
(5) 又如:扫望(扫视);扫射
(6) 清除,消灭
扫项军于 垓下。—— 张衡《东京赋》
(7) 又如:扫白(除去白发);扫穴(清除巢穴);扫穴擒渠(扫荡巢穴,擒拿贼首);扫殄(消灭);扫清(平定廓清);扫定(平定):扫难(平定患难)
(8) 画,染
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
(9) 又如:扫黛(画眉;用黛描画);扫眼(描眼)
(10) 祭扫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扫墓
(12) 飞快地书写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书歌行》
形容词
(1) 尽,全部 。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2) 另见
sào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a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