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孛

huì bèi [hui bei]
注音 ㄏㄨㄟˋ ㄅㄟˋ

词语释义

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

词语解释

  1. 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

    《后汉书·卢植传》:“比年地震,彗孛互见。”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海内汉民皆入虏,饮恨吞声空咽嗢。时看汉月望汉天,怨气衝星成彗孛。” 唐 无名氏 《秦家行》:“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怨气。” 清 顾炎武 《酬程工部先贞》诗:“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引证解释

⒈ 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

《后汉书·卢植传》:“比年地震,彗孛互见。”
明杨慎《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海内汉民皆入虏,饮恨吞声空咽嗢。时看汉月望汉天,怨气衝星成彗孛。”
唐无名氏《秦家行》:“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怨气。”
清顾炎武《酬程工部先贞》诗:“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彗孛的网络释义

彗孛

'

汉字详情

huì [hui]
部首: 316
笔画: 11
五笔: DHD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QJSM
四角: 55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象扫竹之形,本是象形字。小篆增加“又”(手),构成了会意字。本义:扫帚)

(2) 同本义

彗,埽竹也。——《说文》

国中以策彗卹勿驱。——《礼记·曲礼》

拥彗先驱。——《史记·孟荀传》

忽若彗泛画涂。——《汉书·王褒传》

太公拥彗。——《汉书·高帝纪》

(3) 又如:彗汜画涂(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

(4) 彗星的简称

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左传·昭公十七年》

彗星者,天之旗也。——《河图帝通纪》

(5) 又如:彗光(彗星的光束);彗孛(彗星和孛星);彗孛干犯(彗星侵犯);彗勃(即彗孛。彗星和孛星)

动词

(1) 扫;拂

戈铤彗云。——班固《东都赋》

(2) 在阳光下曝晒

日中不彗,是谓失时。——《六韬》

形容词

聪慧的。通“慧”

淮南王有女 陵,彗有口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英文翻译

broomstick; come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6 w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5 sui5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梅县腔] sui5 [台湾四县腔] fi5 sui5 [宝安腔] fui5 sui5 [海陆丰腔] fui6 su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醉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zwizsyih/szvih
bèi,bó [bei,bo]
部首: 344
笔画: 7
五笔: FPB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BND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bèi

副词

(1) 草木茂盛的样子

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错而龙鳞。——曹丕《柳赋》

(2) 慧星的别称

(3) 混乱;相冲突。后作“悖”。 。如:孛沴(悖乱灾变);孛戾(狂悖乖张)

动词

(1) 变色。后作“勃”

孛,色恶也。——《集韵》

(2) 另见 bèi

英文翻译

comet

方言集汇

◎ 粤语:bui6 bu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t8 [梅县腔] put8 [东莞腔]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宝安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昧去聲合口一等bʰuɒibuaih/bu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