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片儿

lù xiàng piàn ér [lu xiang pian er]

词语释义

录像片。

汉字详情

[lu]
部首: 316
笔画: 8
五笔: V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MME
四角: 17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2) 同本义

録,金色也。——《说文》

(3)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4)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5) 次第,次序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动词

(1) 总领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2)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3)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

余之手录。

(5)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6) 记载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8) 采取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10) 记;惦记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逮捕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12) 收集;收藏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英文翻译

copy, write down, re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

xiàng [xiang]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QJE
五行:
仓颉: ONAO
四角: 2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2) 同本义

像,似也。——《说文》。段注:“然 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 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 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 郑康成、 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影之像形也。——《荀子·富国》

女必像汝,我心甚慰。——林觉民《与妻书》

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 张三,难通融于 李四。——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老舍《黑白李》

(3) 又如:像形(与某事物形状相似);像似(好像);像形奇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像煞(活像,好像);像姑(男妓)

(4) 模拟

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淮南子·原道训》

(5) 仿效

中立君树,前植群树,以像朝班。——《辽史》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

(6) 依随,顺遂

像了他意,再无妒忌。——《古今小说》

(7) 又如:像心如意(顺心如意);像心称意(称心满意);像心适意(随心所欲);像心像意(顺遂心愿)

(8) 立像,或比照人物形象绘画或雕塑图像

邑先大夫皆像于两傍。——宋· 叶适文

遂合塑工像之。——《茶香室续钞》

名词

(1) 形象;容貌 。如:像生儿(模样);像表(指人的容貌、恣态、风度);像赞(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像貌(长相,容貌姿态);像胎(像态。模样儿)

(2) 雕像

有彭郎像。——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有小姑像

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于寝,盖不禁人游观。——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3) 又如:像主(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像座;像塔(佛像与佛塔);像铭(石刻的画像铭文)

(4) 图像 。如:像素;像点

(5) 法式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

(6) 照片 。如:像片(照片);像夹

英文翻译

a picture, image, figure; to re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5 cam5 ciong5 [宝安腔] siong5 | ciong5 [客英字典] siong5 [台湾四县腔] ciong5 siong5 cam5 [沙头角腔] siong5 c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qiong4 xiong4 [海陆丰腔] ciong5 siong5 cam5 [东莞腔] ziong5 [陆丰腔] siong5
◎ 潮州话:siên3/sion3(sìeⁿ) ciên6/cion6(chh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zĭaŋzsiangx/sziank
piàn,piān [pian]
部首: 423
笔画: 4
五笔: THGN
五行:
吉凶:
仓颉: LLML
四角: 22027

详细解释

piān

名词

(1)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用于口语一部分词)。如:唱片儿;画片儿;相片儿;影片儿

(2) 另见 piàn

piàn

动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 同本义

片,判木也,从半木。——《说文》。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3) 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4) 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 。如: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名词

(1) 扁而薄的东西

雪片一冬深。——唐· 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2) 又如:唱片;画片;相片;影片;片石(片状石料);木片;玉兰片;虾片;名片;瓦片;片楮(片纸)

(3) 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片言可以折狱者。——《论语》

(4) 又如:分片包干;片儿会;片简(片断的文字材料);片断(指整体中的一部分);片玉(比喻群贤之一);分片负责;土地连成片;片合(两半相合。指交配)

(5) 花瓣 。如:花片;牡丹片

(6) 雪花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唐· 方干《叙雪寄喻凫》

(7) 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形容词

(1) 单个;单只 。如:片影(一片影子;孤独的身影);片帆(孤舟;一只船);片字(犹只字);片雨(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片席(片帆,孤舟)

(2) 微小;微少

卧此片时醒。——唐· 杜甫《高柟》

(3) 又如:片言折之(用三言两语去说服他);片札(小简,短信);片善(微小的优点);片语(简短的话);片霎(片刻,刹那);片辞(简短的言辞);片鳞半爪(喻事物的极小部分);片句(简短的语句)

(4) 形容极短的时间 。如:片晷(片刻。晷,日晷,测日的仪器,借指时间);片晌(片响。很短的时间)

(5) 偏颇;不全面 。如:片记(片面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量词

(1) 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2) 又如:两片安眠药

(3) 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4) 又如:印度南部的一片热带农村地区;两河之间的一片森林地带

(5) 如同舞台布景一般的真实的或想象的景物 。如:一片丰收景象

(6) 另见 piān

英文翻译

slice, splinter, strip; rad. 91

方言集汇

◎ 粤语:pin3
◎ 客家话:[梅县腔] pien3 [海陆丰腔] pien3 pien5 [东莞腔] pen5 [陆丰腔] pian5 [宝安腔] pen3 [台湾四县腔] pien3 pien5 [客语拼音字汇] pian3 pian4 [沙头角腔] pien5 [客英字典] p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麵先開去聲開口四等pʰienphenh/phenn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